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VIP免费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_第1页
1/57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_第2页
2/57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_第3页
3/57
新课标高一化学课件高一化学备课组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天才还是魔鬼?哈伯(F.Haber1868—1934)他因为攻克氨的合成这一世界难题,将无数人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他也因发明大量化学武器并用于战争,使无数人伤残致死;他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人尊敬,他也是战争魔鬼遭人唾骂。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柏吉斯,FFriedrichBergius1884~1949德国燃料化学家.一、氨工业合成氨: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N2+O22NO高温放电人工固氮生物固氮高能固氮自然固氮氮的固定如图4-27,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溶液),(操作:)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实验实验4-84-8图4-27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液体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中的液体呈红色。原因:结论:①氨气极易溶于水(1:700)。使烧瓶内气压急剧下降。②氨气水溶液呈碱性。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科学视野(1)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想想看:a.烧瓶干燥;b.装置的气密性好;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2)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由于氨气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定含有少量空气。(3)常见能形成喷泉物质组合:NH3+水或盐酸;HCl+水或NaOH溶液;SO2(CO2)+浓NaOH;NO2+O2+水:思考与练习在氨的喷泉实验中,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假设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氨气体积设为VL氨气物质的量为(V/22.4)mol氨水溶液体积也是VL氨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V/22.4)/V=0.045mol/L1.氨的性质⑴物理性质①色、味、态:②密度:③溶解性:④沸点:无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33.5℃,易液化(液氨可做制冷剂)(1)NH3与水的反应NH4++OH-NH3+H2ONH3·H2O思考:如果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弱碱性。2、化学性质NH3·H2ONH3↑+H2O一水合氨很不稳定知识拓展:液氨与氨水的比较液氨一水合氨氨水物质种类粒子种类纯净物纯净物非电解质弱电解质混合物NH3NH3.H2ONH3、H2O、NH3·H2ONH4+、OH—、H+(2)NH3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白烟)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用玻璃棒蘸浓氨水,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有何现象?为什么?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无白烟)本质:NH3+H+=NH4+4NH3+5O24NO+6H2O催化剂△(工业制硝酸的基础)2NO+O2=2NO23NO2+H2O=2HNO3+NO(3)氨气的催化氧化8NH3+3Cl2=N2+6NH4Cl(氨充足)2NH3+3Cl2=N2+6HCl(氨不足)CuOCuONHNH33产物中有一种不活产物中有一种不活泼气体!泼气体!(4)氨气的其它氧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3CuO+2NH3CuO+2NH33==ΔΔ=3Cu+N=3Cu+N22+3H+3H22OO种类化学式含氮量性状铵态氮肥NH4HCO317.7%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性NH4Cl26.2%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性,溶于水,酸性.NH4NO335%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溶于水,微酸性,(NH4)2SO421.2%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不易结块有机氮肥CO(NH2)246.7%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颗粒,溶于水,中性⑴制氮肥(1)氮肥3、氨的用途:3、氨的用途:(3)化工原料(2)致冷剂HNO3+NONH3NONO2生产硝酸原理:4NH3+5O24NO+6H2O催化剂2NO+O2=2NO23NO2+H2O=2HNO3+NO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1942年中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遐迩闻名的“侯氏制碱法”,成为世界上生产纯碱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化学原理是:CO2+H2O+NH3+NaCl=NH4Cl+NaHCO3↓侯德榜制碱法:2NaHCO3Na2CO3+H2O+CO2↑⑵铵盐受热易分解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向待测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化学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