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关于词的常识产生时间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明而又重振于清。名称“曲子词”(曲词、曲子)《敦煌曲子词》“诗余”《草堂诗余》、《名儒草堂诗余》“长短句”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刘克庄《后村长短句》“琴趣”欧阳修《醉翁琴趣》、黄庭坚《山谷琴趣》、朱彝尊《静志居琴趣》“乐府”《中州乐府》、张孝祥《于湖乐府》、元好问《遗山乐府》词牌决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分类按长短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的流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浑厚。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作家柳永、秦观、李清照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为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材料一•1910年毛泽东脱离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水池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充分表达了17岁少年的远大抱负。•后来他还写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常常在一路纵论世界大事、社会和人生题目,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本人,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窗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挚友。材料三•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常常与同窗去湘江游泳,写下了“信心十足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团体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写作背景注意这些字音:(1)沁园春(2)峥嵘岁月(3)百舸争流(4)怅寥廓(5)挥斥方遒(6)浪遏飞舟qìnZhēngrónggěliáokuòqiúè•韵脚(句尾押韵的字)思考讨论:•这首词上下片各自写了什么内容?•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上片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下片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理想。•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图开头三句语序正常吗?如何体会这个“独立”的“独”字,你想到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登高望远的姿态;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抒情主体形象:高大,伟岸橘子洲头公园美景橘子洲头听江亭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湘江秋景图一个“看”字管到哪里?统领哪些意象?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沁园春长沙》意象从空间从状态湘江秋景图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在描绘湘江秋色图的词句中,你最喜欢哪个字?为什么?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空——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静)(动)(远)(近)(生机勃勃)万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描写描写议论议论远眺仰视俯瞰近观湘江秋景图•万•遍•层•尽•漫•透山之多;红之广;林之密;染之透;水之盛;水之清;•染:•活画出山上层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