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编写者:张娟执教时间:2011.9.11—9.15单元主题声音计划课时9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声音”为主题,编排了一篇散文,一篇故事和两则寓言。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还可以从有趣的寓言故事中学到人生道理。语文天地中的一系列设计,在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强调了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综合运用,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你一定会听见的》这是一篇文字清丽、词句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文章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就会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文章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白鲸因追赶鱼群到北极而遇险,抢救人员用《蓝色多瑙河》的乐曲把白鲸引入深海的故事。故事说明了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寓言二则》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每则寓言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所以也是两个成语故事。单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从有趣的寓言故事中学到人生道理。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3.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单元教学难点1.在加强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综合运用,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2.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单元教学设想《你一定会听见的》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时可根据课题让学生质疑,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进行解答,也可以直接根据课后“说一说白鲸得救的经过,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一个奇迹?”这个问题展开自学讨论,让学生自学,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时,教师加以指点。如抓住重点词语“马上报信”“纷纷赶来”“带来好吃的”突出人们发现白鲸遇险后那种焦急的心情,反映了人类对白鲸的关爱。再如“当破冰船开出了通道后白鲸一动不动时,一个船员大声说:‘白鲸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果不其然,白鲸在乐曲的伴奏下,游出了冰区,从而得救”这一部分也说明人们由于喜爱白鲸,才了解白鲸的生活习性;也正因为人类了解白鲸的喜好,才使得这群珍贵的动物获救。学生对这部分是最感兴趣的,同时也可能会怀有疑问,这时应让学生再次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寓言二则》学习寓言不能过早揭示寓意,要注意先引导学生从自读入手,去发现问题,想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通读课文,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课文。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迁移、拓展去体会道理。如学习《掩耳盗铃》时,应紧扣文中的关键句子:“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响起来,被人发觉。”可让学生反复读,观察插图,然后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思考讨论: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可他为什么还要去盗铃?他是怎么想的?通过读读议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