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健康教育部部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心理卫生办公室副主任赵国秋讲座内容安排1.小学生健康心理2.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3.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4.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一、小学生健康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良好状态。——1948年提出的新健康观,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归属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成功的需要被关注的需要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协调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良好个性稳定和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注意力集中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适应耐受各种压力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二、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1.世界范围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行为问题;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只有不足1/5的儿童得到了适宜的治疗;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离家出走,以及吸毒、过早的性行为、暴力和犯罪等等;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召开的全球心理健康会议上,制定了行动计划,目的是呼吁各国政府、机构重视心理和行为问题,指出儿童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Lerner(1985)认为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成人时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2.中国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1993年,在全国22个城市中选用儿童行为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唐慧琴等,1993);今年来,儿童行为问题有增加趋势,以北京地区为例,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从1985年的8.3%,上升至2002年的18.2%;目前全国保守估计约3000-5000万儿童有行为问题。8.3%10.9%13.4%18.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985199319982002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变化趋势图3.杭州市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1997年调查结果:15.73%;2005-2006年调查结果:初步统计在16%左右。2002年,四部委联合下发《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指出:“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适当的处理。”将儿童青少年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重点人群,并提出争取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降低到12%的目标。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重视儿童和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4.国家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态度中国精神卫生日2004年10月10日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2004年下半年,“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模式研究项目正式在科技部立项,国家投资300万人民币。本项目实施地点分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山东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宁波市康宁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一院三、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儿童行为问题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行为问题有:攻击、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等;情绪问题包括胆小、担心、害怕、忧郁和人际关系困难等。1.概述AA行为(违纪行为)行为(违纪行为)破坏自己破坏自己破坏别人的东西;破坏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不听管教;说谎;说谎;欺负别的孩子欺负别的孩子;;发脾气;发脾气;偷东西。偷东西。NN行为(神经症性行为):行为(神经症性行为):诉肚子疼和呕吐;诉肚子疼和呕吐;容易烦恼,对许多事情容易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容易哭泣;容易哭泣;害怕或拒绝上学;害怕或拒绝上学;睡眠问题。睡眠问题。2.根据一般表现进行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