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建议与思考第一部分(课程标准制定)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情况: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我们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又分别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并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审议,最终由教育部门于2001年7月统一颁布,并进入全国38个试验区开始实验。第二部分(课程标准修订)从2003年3月起,教育部就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了大规模调查研究,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试验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此次研究既有问卷调查,也有对各省反馈的具体修改意见的征集。同时,《标准》研制组还召开了若干次小型征询意见座谈会,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二、《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2、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3、在认真分析各类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标准》三、《标准》修订过程中引起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2、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3、合理的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4、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5、与本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四、修订稿中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变化1、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内容的分离2、《标准》名称的变化3、前言部分的变化4、课程目标方面的变化5、内容标准方面的变化6、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第三部分(2011年版)修订后课程标准实施的建议与思考一、理解新的课程理念,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提出了四个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从目标到内容,从方法到评价,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新的课程理念,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改变)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二)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构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1、明确学生体育发展的方向2、了解学生主体发展的特征因此,只有正确理解新的课程理念,才能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二、熟悉新的教材内容,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1、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3、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4、展示体育教师素质,塑造体育教师形象。5、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不断深入,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人担忧的现象,这些现象细分析,就是体育课堂无效教学的具体表现。现择几个典型事例进行透视,以便引起大家的关注。1、2、---12三、我省实施新的课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一)回顾十年《课程标准》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1、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化2、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体育教师,积累了众多优秀成果3、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二)实施新的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不足2、具体操作层面中存在的不足(1)教学目标缩水(2)教学内容偏向(3)教学过程琐碎(4)教学方式困惑(5)教学情境闹腾(6)三基实践浮泛四、修订后“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方面变化(一)修订后“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二)修订后“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1.教学建议方面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课程目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