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看图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一、专题名称:图书领域——利用看图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二、现状分析:《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幼儿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将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而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生理发育不完善,受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限,他们不善于清楚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常常只能说出画面主题的名称,不能发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画面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及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幼儿的语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与他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小班幼儿看懂图片,学会讲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正式的表达情景,使幼儿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等,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意义。教师从兴趣入手,通过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资料如:绘本、形象鲜明的图片,创设利于表达的环境,看图讲述的方法等多种方式萌发幼儿爱阅读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本班开展“看图讲述活动”,指导幼儿看图讲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根据我班幼儿的情况,下面谈一下本学期的计划。三、发展目标:(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1.创设利于幼儿表达的阅读环境,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2.选择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3.指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4.加强家园合作关系,进行亲子阅读,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二)预期幼儿发展目标1.通过有趣的图片或图书,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2.通过教师指导,掌握看图讲述的方法。3.积累词汇,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四、专业发展策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学期我初步制定了以下计划:(一)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二)精心筛选并丰富阅读材料,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三)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词汇,发展幼儿的运用能力。(四)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实施如下:(一)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小班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不善于表达,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应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在活动中,老师应多关注、多信任及多给幼儿自由,同时小班幼儿叙述活动带有很强情景性的特点,可以采取情景式模式。使他们主动愉快地融入活动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沟通交流。把握生活各个环节,使幼儿语言得到更大发展,如:常规教育时可以把步骤编成儿歌。(二)精心筛选并丰富阅读材料,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对提供教学用的图片进行筛选,合理取舍。小班幼儿因为其年龄特点的缘故,能集中注意时间很短,尤其是看图讲述,你要让幼儿坐在那儿看、听、说长时根本就不可能,幼儿的天性中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周围的世界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幼儿往往不能自觉地进行有目的地观察,而看图讲述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有意识观察,教给幼儿一定的观察方法,发展观察能力的活动。所以选择利用吸引幼儿注意的看图讲述活动的图片尤为重要,应注意:教师在选择图片时一定要考虑内容是否有助于幼儿某方面的教育(情感、能力、知识、健康等),且主题健康,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图片的表现形式要具有艺术性,能激发幼儿看图的兴趣,有一定感染力,线索要单一,角色不宜太多图,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特征明显突出,背景不宜复杂,结构布局匀称,情节一目了然,色彩鲜艳协调。对提供教学用的图片做到分类提供,由易到难。根据幼儿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类型,加以分类,提供图片供幼儿观察,从外形特点、颜色构造、气味等方面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巧用图片搭配,教师设计利用图形搭配来进行讲述的活动,幼儿先观察单独的图片,说出特征,教师将单个的图片两两、三个进行组合让幼儿进行创编故事的讲述活动。建构讲述框架,在看图讲述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感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