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活经验思维与物理思维的过渡VIP免费

生活经验思维与物理思维的过渡_第1页
1/4
生活经验思维与物理思维的过渡_第2页
2/4
生活经验思维与物理思维的过渡_第3页
3/4
经验思维向物理思维的过渡张先明〖摘要〗本文首先阐明经验思维形成的两个原因,然后论述教师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从从经验思维过渡到物理思维。〖关键词〗学生;经验思维;物理思维〖正文〗1、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来自于生活与生产。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物理,他们的思维往往停留在生活与生产现象的层面上,即积累的经验上。成人也会犯类似的错误,更何况初中生呢。亚里士多德曾经根据一生活经验得出一错误结论:生活经验————推车车就运动,不推车就静止;得出结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当然,当学生知道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不可靠时,他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是一种打击。因此,课堂上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从经验思维过渡到物理思维,这对学生的良好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经验思维形成的原因2(1)生活、生产形成的经验思维物理现象来自于生活、生产,在学习物理时,生活、生产观念先入为主的影响产生的经验思维定势,从而妨碍了正确的物理思维(当然经验思维也有积极的一面)。2(2)已有知识形成的经验思维物理现象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已有知识的因素有些是新知识因素,已有知识在问题中有时起指导作用,有时起干扰作用。3、经验思维向物理思维的过渡3(1)从现象中找出本质(从生活走向物理)。生活经验思维只注重表面现象,也就是从现象到现象,从生活到生活。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找出物理本质,也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许多学生在分析推桌子未推动,比较推力与摩擦力大小问题时,总是根据生活经验认为未推动,就是推力太小,所以推力小于摩擦力。他们看不到现象的本质:未推动即静止,也就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我们很多学生在看老师展示的浮沉子,只是被它的奇妙表现所吸引,没有思考它的奇妙表现产生的原因。教师此时适当的引导:“物体的沉浮由什么决定?(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学生也许豁然开朗:老师挤压瓶子,肯定是改变了浮沉子的重力或浮力,从而改变它的沉浮。3(2)正确理解物理学的探究方法。物理探究方法有很多,例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型法、推理法等。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强化这些探究方法,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比方八年级学生往往根据经验认为平常看到的光束就是光线,其实教师在“光的传播”这节课教学中如果强调为了描述光的传播路径而构建的一种模型“光线”,那么学生就会从生活经验中走出来,转向物理思维:光线原来是不存在的,平常看到的光束就不是光线。还有八年级学生往往根据经验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实验来证明的(定律一般是可以证明的),其实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定律存在的条件,那么学生就会从生活经验中走出来,转向物理思维: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以实验来证明,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总结出来的。3(3)养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正确的物理思维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物理基础知识上。如果基础知识不全面,学生的物理思维导航就会产生偏差。同学们知道惯性大小表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于是有的学生根据汽车刹车时车速越大就越不易刹住,得出这样的结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很明显根据这位同学的物理思维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汽车刹车时路面越光滑就越不易刹住,即阻力越小,惯性越大。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错误的结论,是因为他的经验(已有知识)即物理基础知识不全面造成的,其实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而汽车刹车由于惯性向前滑行的距离还与车速、阻力等有关。4、小结总之,在物理学习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经验思维走向物理思维,要用“物理的头脑”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者简介姓名:张先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9工作单位:湖北省洪湖市老湾中心学校职务:教师职称:中一电话号码:13477806110电子邮箱:lwzxm@163.com邮政编码:433219作者:张先明工作单位:洪湖市老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活经验思维与物理思维的过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