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肥西县官亭学区八十墩小学徐瑞跃电话:15056932500内容提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词: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数学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和大量的数学活动,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方式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普遍应用。然而,教师们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时,却走入了一片误区,以至于不但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功能优势,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副作用。以下是笔者对一些常见误区的认识和粗浅分析,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思考一:用多媒体板书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板书吗?某位教师在《角平分线的判定》的课堂教学中,用“PowerPoint”软件精心制作了多张幻灯片来展示教学内容,没有使用粉笔和黑板。这位教师设计的每一张幻灯片非常精美,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学生解决第三张幻灯片中问题“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有何关系”时,需要运用第一张幻灯片中展示的“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符号语言”,可由于不能同时放映两张幻灯片,所以使学生无法把它们直接联系起来,于是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把两者抽象地联系了起来,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角平分线的判定能更理解,让学生自己总结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后,屏幕上显示了不到一分钟,学生头脑中还未形成知识的建构,还没有进行对知识的同化,教师就将画面切换到了其它幻灯片上,直到下课前作课堂小结时才再一次显示。于是我在此节课后反思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真的认清了吗?其实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教学效益就会提高。于是一些传统教学媒体被摈弃,其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把计算机当成了“粉笔+黑板”的替代品,这样不利于学生把所看到的表面知识上升识。所以为理性认识,也就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优秀的板书能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建构知我们可以选择教学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内容用传统板书呈现,一些过度性的、应用性的,而且传统板书无法呈现或呈现效果不佳的内容可用课件演示。思考二:用多媒体模拟动画能完全代替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吗?某位教师在《截一个几何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用自制的三维动画课件演示了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情况,而没有让学生自行动手去截。这位教师具有较高的课件制作水平,利用三维动画将平面截正方体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截面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四种情况清晰明了,从表面上看能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获取知识,但实质上却剥夺了学生尝试、探究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这使得部分教师认为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切学习的资源,学生只需通过观看课件中形象生动的演示而不必动手实践,就能“掌握”知识。但是,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是失去了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况且《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就如上述案例中如果设计道具,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很可能发现不出四种情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虽然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获取知识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工具,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很多数学问题如果能创造条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