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孩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培养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型人才,要从孩子抓起。相对而言,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就至关重要,刻不容缓。幼儿教师的素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素质,如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思想、专业知识、技能等;二是教师个人品德方面的修养,如性格、言语谈吐,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仪表服饰等,对于教师个体来讲,这两者是相互交融的,它们呈现为一个自然和谐统一,完整的整体。一、提高个人品德素质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注重个人品德素质,幼儿教师的心理品质、工作态度、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仪表服饰,对幼儿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教育,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修养。(1)、幼儿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始终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情绪不佳的教师地幼儿心理健康危害,不亚于一场传染病,如,一个人生活中难免会有烦恼和痛苦,无处发泄,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出气筒。但作为教师,却要意识到这样的不良情绪会对孩子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教师应要贏得孩子的欢“心”。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保持稳定的良好的情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使幼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2)、幼儿教师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规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规律,这对于幼儿教育尤为重要。苏联的教育家加里宁曾说:一个教师也必须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的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须知天地间再也没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他们行为举止都应成为幼儿的表率,作为幼儿的榜样。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要求幼儿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如:教师要求幼儿诚实,自己就不能撒谎;要求幼儿培养文明习惯,教师自身要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即使不在教师场合,不在孩子面前,也应保持良好的文明习惯,随时随地不失教育者良好的仪表、风度和形象。二、幼儿教师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培养人才的工作是极其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广泛的举止才能,唐代学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能把所授的知识讲“活”。虽然幼儿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涉事不深的孩子,但是要启迪孩子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还要不断满足小头脑中常出现的一些千奇百怪问题上,这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他们什么都想知道,尤其是家用电器在大量进入家庭,CD、VCD,乃至“英特网”,各种读物的大量出版,幼儿知识范围已大大超过他们的年龄界限,他们有提不完的问题,渴望教师回答。老师这是什么树?地球超人存在吗?一连串的问题要追根求源,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要象海绵吸水那样吸取科学文化知识。自己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深入浅出地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知识,才能回答孩子和各种问题。给孩子一瓢水,老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需要一江“活水”。幼儿教师还应多才多艺。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会,而这样也往往最能引起幼儿的羡慕和喜爱,也利于激发幼儿热爱知识的兴趣,越是年龄小的孩子,在这方面要求越高,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教师比从事其它职业的人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保持知识更替,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幼儿年龄小,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上具备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平时应具备弹、唱、跳、画、讲、做等才能,以及灵活机动的教学组织才能,因此,幼儿教师应不断加强技能技巧,成为教学中的多面手。其次,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注意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积极吸取科学文化新成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进行知识更替,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