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名《艾滋病小斗士》省份山西省市晋城市区/县城区单位全称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凰山矿小学校教师姓名苏会玲学科语文学科(版本)苏教版章节第五单元学时1年级五学习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本文所述的艾滋病人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尚有一段距离。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3.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准备1.艾滋病的有关资料。2.PPT课件。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交流资料,导入新课。2.明确目标。1.复习: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2.学生自由发言。3.交流资料了解艾滋病。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了解艾滋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目前没有1.出示课文的题目及“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好的治疗方法。…”,“一边……一边……”四个词语,加深印象。2.出示本课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1.感悟艾滋病的可怕。2.感悟恩科西的顽强。3.为什么称恩科西是“榜样”,是“小斗士”。要求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放声读,读通全文;第二遍默读不出声,思考自学提示上的问题,在课文中做标记。1.从课文中你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2.恩科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为什么安南称恩科西为“小斗士”,曼德拉称恩科西为“榜样”?1.学生自主学习,知道“艾滋病”是可怕的,恩科西是顽强的,所以称他为“小斗士”。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质疑的习1.出示自主学习的提示。2.明确合作要求。惯三、展示交流,点拨总结理解课文:1.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句子、词语,谈感受。2.观看图片,了解艾滋病人的痛苦,了解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关注。3.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艾滋病人,正确看待艾滋病人。4.世界艾滋病日是12月1日,标志是红丝带。5.当我们面对天灾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做?(一)交流第一个问题艾滋病是可怕的。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2.学生交流感受。3.艾滋病是可怕的,那么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4.师生交流,感悟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并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①“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②“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③“6月1日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④“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重点感悟此句)A这句话好像没有直接写艾滋病会让人怎么样,也能体现艾滋病的可怕吗?B这种通过写别人的反应来衬托艾滋病的可怕的写法就是叫做反衬。(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C发挥想象,体会“轩然大波”,进一步体会艾滋病的可怕: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1.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深刻体会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2.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恩科西是一个顽强有爱心的孩子。3.明白为什么以“艾滋病小斗士”为题。4.正确看待艾滋病人,了解社会各界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我们也要去关心他们。5.当我们面对天灾1.出示图片,亲眼目睹艾滋病人的样子,更直观地了解艾滋病对人生命的危害有多大。2.出示关键句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