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验性表达”走向句群张邦业【案例】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读到“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师:聪明的小朋友们,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你们能猜一猜雄日做了些什么吗?生1:雄日给花种浇水了。师:是啊,种子要发芽,没有水可不行啊。(板书:浇水。)生2:雄日给花种施肥了。师:这是给花种足够的食物啊。(板书:施肥。)生3:我妈妈养花,种花还要筛土呢。师:哇,你从妈妈那学到了种花得选择最好的土。(板书:选土。)生4:雄日把花种埋到土里去了。师:这就是播种。(板书:播种。)生5:我爷爷种花要让花晒太阳,下雨的时候又要搬回家。师:你真会观察,这是养护。(板书:养护。)刚才大家讲得真好,把我们知道的怎样种花的知识全说了,雄日也是这样种花的。(手指板书)读一读:生:(齐读)浇水,施肥,选土,播种,养护。师:读得很准确,咱们要记住这些词语。种花的这些事情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呢?请按照提示说一说。(提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生6:(经过一番争论和老师的提示)首先选土,接着播种,然后施肥、浇水,最后养护。师:顺序是对的,但是没有看出雄日十分用心。雄日是怎样选土的呢?生7:雄日首先筛好了土,放进花盆里。师:接着怎样播种的?请继续——生8:接着小心地把花种种下去。师:然后给花施了肥,浇了水,最后怎样养护的?生9:最后把花盆端到太阳底下,让花种躺在泥土里晒太阳。师:要是下雨了呢?生9:要是下雨了,雄日就赶紧把花盆端回家。师:说得真好,请大家一起连起来说一说雄日是怎样用心培育花种的。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连贯起来)雄日首先筛好了土,放进花盆里;接着小心地把花种种下去;然后给花施了肥,浇了水;最后把花盆端到太阳底下,让花种躺在泥土里晒太阳;要是下雨了,雄日就赶紧把花盆端回家。师:是啊,雄日就是这样十分用心地——生:(一起)培育花种【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既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能获得语言的习得呢?我在这个环节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一、打开生活之门,触发经验表达猜一猜雄日做了些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架起了文本通向生活的桥梁。学生把平常生活中不经意之间看到的或者经历过的种花工作化作最元初的言语表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一个个完整的句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打开学生经验表达的阀门。这些表达可能有些零碎,也可能无序,但是这个过程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兴趣,激起学生言说的欲望,又为进一步提升表达准备了素材。二、整合生活经验,建构有序雏形学生虽然能说出一个个完整的句子,每一个句子是准确的,但是这些句子摆在一起,就是无序的。因此,排序是学生有序表达的基础。读一读老师提取的关键词,进一步识字学词,在此基础上把种花的程序排排序,指导学生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一组表示顺序的词语来排序。种花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学生认识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在集体中学习,通过互相补充、纠正,生活经验很好地整合起来,顺序清晰了。运用关键词而不是运用句子来排序,降低了难度;运用关联词排序,建构了运用句群进行表达的雏形,这是学生进一步表达的基石。三、深化生活认知,丰盈范式表达在学生说出“首先选土,接着播种,然后施肥、浇水,最后养护。”这句话时,抛出“没有看出雄日十分用心”这一疑问,帮助学生言语表达再次提升。用“雄日是怎样选土的呢?”这个具体的问题导引孩子们把每一个步骤说具体,表现出雄日的“十分用心”。每一个步骤说完了,连成一段话,并加上中心句“雄日就是这样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如何“用心”的发问,再次激活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于是“筛好土”、“小心地种下”……等能表现雄日“十分用心”的修饰成分进入了学生的言语视野,语言就这样一点点丰满起来。教师最后加上的那句话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虽然没有出现“中心句”这一概念,但是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每次给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