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环节”抓好班级管理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终牢记工作职责,不断探索反思,逐渐形成了“严爱勤巧”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到公正严明与以德服人,勤巧结合与因材育人,这样做让学生既能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以此促进和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其主要工作做法是:一、对待学生“严”“爱”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因为“法立然后知恩,威立然后知感。”要做到“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才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从爱出发,严字当头,用心与学生沟通。一是用真心去打动学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而且在生活上也要对学生嘘寒问暖。2009年11份,天气很冷,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了,我接到学生电话:“xxx同学在宿舍晕倒了……”。我放下电话,二话没说,披上衣服,骑上车子就往学校赶。在路上,我先拨打了120,然后又与学生家长联系。当我赶到学校时,120也刚好到达。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挂号、验血、检查、输液等事情忙完,已经凌晨一点了,刚能喘口气儿,我突然想起自己5岁的女儿一人在家,心里特别担心,可是,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学生,我选择了后者,直到凌晨两点多学生的父母出现在面前,我才放心的离开医院。我匆忙赶回家,打开门瞬间,我惊呆了,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沙发上泪痕斑斑地睡着了……事后,学生及家长非常感动,不断地向我致谢。二是用耐心去感化学生。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往往是今天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作耐心细致的工作。如我班有一学生,酷爱打蓝球,他自己说打蓝球是他的第二生命,但他没处理好打球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成绩很不理想,几乎各科成绩都是班里最后一名。就这一问题我跟他谈了无数次,每次他都虚心接受,但事后依然如故,到底怎么办呢?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和他谈“沉迷于打球”的事儿了,那是上学期的11月份,考试刚结束,他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我先后请两位学生去找他过来,但两位同学回来时跟我说的是同样的这么一句话:“老师,他在打球,他说等打完了球再来。”于是我就亲自到球场去叫他,我足足在球场边等了他10分钟,谁知他看到我不但没有回来的意思,还很潇洒地跟我挥手致意。说心里话,当时我真的很生气,即难过又失望,但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说“要有耐心,一定要有耐心”,于是我又回到办公室等他,等到晚上快6点钟,天已经黑了,这时他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饮料笑嘻嘻地冲了进来说:“老师,我给你送晚饭来了。”当时我沉默了好几分钟,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这时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向和气的老师这回可真的生气了,于是笑容在他脸上凝结了,他黯然地低下了头。我知道这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打球和文化课正常学习的关系,条分缕析地为他考虑,终于他的态度明显转变了。从那以后他转变了嗜球如命的观念,改变了疯玩于球场的做法,能够比较好的处理打球与学习的关系了。二、对待工作“勤”“巧”结合工作中我还意识到:要当好班主任,必须注重勤于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去主动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切实做到实干加巧干,为搞好日常教学创造条件。善于做到“四勤”,即脚勤、手勤、嘴勤、眼勤。所谓脚勤,就是一有时间就深入到班级,紧跟学生,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摸清学生思想脉搏,掌握第一手材料,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班级工作就会心中有数,把班级工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自习课或其他空余时间里,我总是及时到班里去,从不使班级处于无序的管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