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语言文字从我做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标准和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种令世人骄傲的文明史除了从一些文物上体现出来外,最主要的是由于文字的记载而灿烂。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其实才三千多年的历史。所谓仓颉造字,那也只是个传说而已。秦始皇对文字的统一与规范,给我们后人提供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在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更是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本工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的社会上,却有更多的人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费在外语上,形成一股“外语热”,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汉语言却不知不觉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加之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有很多人在交谈时,用语用词很随便,随意简化汉字,运用缩写形式,只求似而不求准,这样虽节省了时间,但是错别字随处可见,病句百出。这些现象对于推广普通话,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无疑是极大的障碍。我们应该呼吁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重视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使它得到传承并且发扬光大,越来越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学校是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决心以身作则,做好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努力使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素质教育一起开花结果。首先,我要坚持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不写错别字,而且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更接近于规范化标准化,以达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我要搜集一些汉语言文字方面的文明历史,还有一些有趣优美的诗词散文,歇后语,对联,顺口溜等等,使学生感爱到汉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对汉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深深地爱上它,想要努力地学好它。再次,就是创造氛围。在学校、班级比较醒目的地方贴上“请讲普通话”的标语,时刻提醒大家要讲普通话,使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最后,制造机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在班级内创建读书角,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隔两周进行一次展示,看谁读的书最多,谁记的笔记最多,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还可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积累的成语最多,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开展每周一讲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讲故事,讲笑话,说快板,说相声,演话剧,演小品等,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加强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经常进行习作大赛,评选出优秀作文,在班级内装订成册,供大家阅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相关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把更多的同学拉入到写作的行列中,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爱上写作。四、改正错别字。平时对学生的书写一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避免写错别字。经常在班内开展改正错别字活动,让同学之间互改错别字,修改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到的街头错别字。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错别字的笑-1-话故事等,使学生认识到写错别字的危害,能够引以为戒,正确书写我们的汉字。五、成立书法兴趣小组。请学校的书法老师帮助学生,对学生加以指导,鼓励督促学生勤加练习。并且在班内进行书法大赛,评出“小小书法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学生的汉字写得更规范,更美观。汉语言文字是我国唯一标准的语言文字,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小学阶段是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文字的规范化的教学责任重大,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并且要言传身教,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更规范,更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