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年级数学科备课活页主备人:李亚欣时间:2014年2月18日学科组长审核签名:教务检查:四、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说明∠1=∠3、∠2=∠4的理由。解: 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1+∠2=180°、∠2+∠3=180°∴∠1=∠3,同理可得:∠2=∠4五、例1: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变式2:若∠2-∠1=400,求∠4的度数?六、小结1、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感念,对顶角的性质。2、会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七、作业检测1、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2、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三个角也是直角。()4、如图1,直线AB、CD交EF于点G、H,∠2=∠3,∠1=70°。求∠4的度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流程一、每日一吼清点人数:应到实到二、爬黑板(5分钟)1、内容:互补,互余的计算2、措施:单双号互爬(组长监督)奖罚:每个小组根据正确率给予不同的加分。4、各小组轮流点评,并指出优点与不足。三、引入:1、内容:课本第2页图5.1-12、措施:对子讨论四、感念讲解1、内容:邻补角、对顶角2、措施:师板书,生记忆五、探究新知1、内容:对顶角的性质2、措施:小组学习3、奖励:积极、准确、快给予加分。六、例题讲解1、内容:例12、措施:生讲解3、奖励:讲解透彻,给予加分七、巩固练习1、内容:课本第7页2、措施:对子互学。课题:相交线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重点难点:1、在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2、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课时:4八、作业第8页2课时一一、单:=50°,为的余角,求。=80°,为的补角,求。双:=100°,为的补角,求。=30°,为的余角,求。二、观察相交线: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问: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试着画出两条相交线,看看这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所形成的四个角有:,,,三、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和,和,和,和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和,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的概念2、掌握垂线的性质和它的画法教学流程一、每日一吼清点人数:应到实到二、爬黑板(5分钟)1、内容:互补,互余的计算2、措施:单双号互爬(组长监督)奖罚:每个小组根据正确率给予不同的加分。4、各小组轮流点评,并指出优点与不足。三、概念讲解:1、内容:垂直、垂线2、措施:师讲解,生记忆四、举例1、内容:垂直的应用2、措施:生展示五、例题讲解1、内容:例12、措施:生讲解3、奖励:讲解透彻给予加分六、知识讲解1、内容:画垂线2、措施:师讲解,生记忆。七、小结:垂线的概念及性质。垂线的画法八、作业第8页3、5课时二一、单:=100°,为的补角,求。=30°,为的余角,求。双:=50°,为的余角,求。=80°,为的补角,求。二、定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时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垂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垂足。符号是“⊥”。例如、如图,a、b互相垂直,O叫垂足.a叫b的垂线,b也叫a的垂线。三、举例生活中两条直线垂直的应用: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等等。四、例1、如上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1=55°,求∠EOD的度数.解: AB⊥OE(已知)∴∠EOB=90°(垂直的定义) ∠BOD=∠1=55°(对顶角相等)∴∠EOD=∠EOB+∠BOD=90°+55°=145°五、垂线的画法:工具:直尺、三角板如图,已知直线l,作l的垂线。步骤: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靠(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移(移动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