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心理概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市场营销心理的研究历史,认识市场营销心理的研究对象,掌握学习市场营销心理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市场营销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2、学习市场营销心理的实践意义【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品】:图、表。【教学过程】:【引入】、【讲解】、【板书】、【讨论】、【总结】一、市场营销心理的研究历史1、市场营销心理研究开端1901年斯科特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讲述心理学于广告上的应用。1903年《广告理论》,1908年《广告心理学》,发表19篇论文,强调心理学可用于各种产业问题上,标志着市场营销心理的开端。2、发展:60年代后,质量上均有提高。代表人物有:(1)卡托纳:强调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期望和态度的重要性(2)卡兹和拉扎斯费德:人格影响(3)鲍尔:有关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反应3、近二十年来,市场营销心理发展趋势:(1)理论得到发展。(2)由单纯确认记述变量和关系,转向解释性研究和对因果关系分析探讨。(3)与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交织在一起。(4)越来越重视从过程来考虑问题。(5)多学科性综合研究的方针逐渐深入人心。(6)市场营销心理在社会上日益受到重视。(7)其科学性和正确性得到广泛承认。二、市场营销心理研究对象:重点:市场营销全过程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营销者个人和群体人消费者个人和群体营销过程,表面上关键是商品,实质上是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沟通及效果。1、市场营销的宏观与微观心理:微观:研究个体消费需要和动机。市场消费需要宏观:从社会角度分析市场消费需要的趋势及变化特征。市场消费结构:世界及我国2、市场心理的宏与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社会心理现象与消费者的相关微观分析:年龄、性别、个性、家庭与消费行为的相关市场区分与市场定位3、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动态管理4、市场营销过程的心理分析。顾客购买心理分析推销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推销人员策略。5、营销人员的选拔、考核与培训。6、市场调查三、市场营销心理学习意义1、理论与经济意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建立。(1)市场消费对经济的影响:消费是影响经济运行总格局的独立因素。(2)市场消费对生产的影响:即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影响消费:生产创造消费对象。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消费是再生产劳动能力的需要。生产力水平决定消费水平。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计划经济-单一消费;市场经济-个性化消费生产创造消费动力,发展消费能力。(产品吸引顾客,生产挣钱)消费影响生产:使产品实现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化。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为了让生活更好)消费者是消费主体,其需求是一切消费活动的初始动机。2、实践意义(1)可以指导设计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产品设计和改进应从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出发,在企业条件许可下,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营销水平。以广告心理为例,现代企业营销对广告的依存越来越明显,研究市场营销心理才能充分发挥广告的作用,保障企业的生存并促进企业的发展。(3)有助于提高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应具备全面的修养,市场营销心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学习,可提高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丰富他们的创造力。(4)有助于提高外销产品的营销水平,促进对外贸易。了解外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从生产、商标、到包装、宣传尽可能去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要,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必须。【板书设计】第二章市场营销心理概述一、市场营销心理的研究历史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斯科特二、市场营销心理研究对象三、市场营销心理研究意义1、理论与经济意义2、实践意义【课后小结】市场与市场心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市场与市场区分的含义和作用,认识市场机遇的捕捉与利用联系实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市场心理。【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捕捉与利用市场机遇?2、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行为的特征。3、社会阶层对消费的影响。4、时尚的定义、规律及流行方式。5、暗示与消费。6、消费心理的年龄消费7、心理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