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培训总结学员韩召飞培训两周后,对于特岗国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适应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很想把心得些出来,以求批评指正。本次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此,特安排周文胜任人的讲座,我们收获颇丰。他的讲座是在二实验的公开课后进行的。当做课教师、教研组、教导处分别评论后,周文胜主任也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让我们叹为观止,感到我们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改进空间还很大。关于教学周文胜主任这样解读:首先,新课改,社会的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所有学生统一的要求已经没有可能,而且已没有意义,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其次,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学困生是“陪读”者,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进行精力宣泄,势必产生“问题学生”,因而开展校本课程迫在眉睫!以上两点就是课改最应当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谈谈听完周文胜主任的讲座后,自己的感悟,并以求实践。课怎样上,我是随性所欲的,没有个“准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有效教学。何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不论别人认为精彩与否,至少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教学目标有依据。即学科标准。应当严格根据学科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低于“标准”的教学不达标,高于“标准”的属于过分拔高,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还可能让学生连基本的“标准”也打不到。不能眼高,只瞅着中招的难题,把它当做目标。中招试卷是用来选秀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应达到的,目的和方向都错了,会离开“根本”很远,变成新时代的南辕北辙!2.根据标准选教法。有了目标就容易掌控课堂,什么时间安排什么内容,怎样呈现教学,心里就有谱。教学就会松紧适当,不会出现“冷场”-----结余时间无事可做。也不会出现“赶场”------教学匆匆而行、蜻蜓点水,一列略过,而学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3.学生有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或安排适当的形式,这样就让学生投入教学课堂,有学习的兴趣,能融入学习活动中,有较积极的思考学习时间,慢慢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到这还不够!教师更要反思,除了完成学科目标,学生在这节课还收获了什么?学习的动力有没有得加强?会不会在下节课中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种情绪能不能持续?另外,我们还要思考:教学对于学生有没有现实意义?是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生认真的学习一节课后,对于学生的言行有没有影响?会不会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的美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备课时考虑的越多,课堂组织就会越好,就是一节好课!实行的越好,学生就会收获,教育的根本目标就展现的越好!学生体验感受越强,你的课就是成功的!备好一节课,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自认为讲课就是那么回事,拿起课本就上,总觉得那些知识我都会,不备课没什么,真想不到,还有这么深层次的东西。虽然我一时半会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也可能每节课都不能想着这么多,但是,一定会向着我心目中完美课堂前进。至少,我会经常想起,自己的责任,多备几节完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