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久不唱歌忘记歌课型歌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用正确、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布依族民歌。能力目标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的表现作用,并能以风趣的演唱进行表现。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能够用正确、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教学方式教唱,听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歌曲1、师生问好。2、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56朵各具特色的鲜花,你们知道那些少数民族?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首好听的民歌,你们来听一听、猜一猜它们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复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作为发声训练。导入:3、布依族简介(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新授歌曲1、师:布依族是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的一个传统的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在他们长期的辛勤劳动中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歌,你们想不想学?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布依族的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听一遍。听完以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时教师板书《久不唱歌忘记歌》)生:聆听。3、师:同学们听得很投入,谁想说说你的感受?同学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吗?生:听不清,太快了,好像不是汉语。4、师:没关系,请同学们打开书16页,这一次我们看着歌词再听一遍。生:再一次聆听。5、师:你们明白歌词的意思吗?(不明白)想不想知道?(想)先找出三段歌词中相同的地方?生:学生举手回答。问好歌曲学生教唱过程6、师:(教师放课件)这些词在歌曲中叫:衬词,在民歌中多见,刚才你们唱的《彝家娃娃真幸福》中的“阿哩哩”也是衬词。这些衬词在歌曲中没有实际的意义,现在我们把这些衬词去掉,就知道歌曲要表达的意思了!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请同学念去掉衬词的歌词。)把衬词去掉就是歌曲要表达的内容,现在你们知道了歌词的内容了吧,(1)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在齐读第一段(2)教师再示范读一遍,(3)问:老师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说:(十六分音符的轻巧)那你们也试试!(4)学生一起读一遍。教师解决不太好的乐句,强调十六分音符要读的轻巧。教唱环节:(1)弹一句,唱一句(放慢速度)(2)轻声唱遍第一段(解决音准问题,加旋律线)(3)不出声唱遍三段(边听边自己用手势帮着找音准)(4)出声唱三段(做歌曲艺术处理,要求唱“轻巧”)及时解决音准的问题:“起青咕噜噜子苔”,教师用旋律线加手势帮孩子们找音准。11、师生接龙唱(歌曲的第一句教师唱,学生接第二句)师:你们忘了刚才说的,十六分音符要唱的轻巧了吗?(强调演唱时要轻巧,如果还有音准的问题一定继续纠正。)12、同学们,你们就是布依族的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的朋友,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邀请他们呀?(欢快、热情)13、好!那我们试试用欢快、热情的感觉来演唱!4、完整演唱全曲(教师指挥)歌曲艺术处理:(1)音准;(2)把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唱的轻巧、有跳跃感,把把八分音符的地方长的稍舒展些;(3)气息;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轻巧。节奏要准确。三、创编歌词学生唱并改正不准确的地方师:歌曲中演唱的都是布依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有意思。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肯定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你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式创编歌词并演唱给大家听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创编歌词的规律。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创编,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动听。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歌词。(将创编好的歌词写在已准备好的纸上)师:巡回指导。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成果吧。哪个小组愿意?生:分组表演,展示成果。师:让学生讨论,选出三组比较好的歌词,用他们创编的歌词替换下原来的三段歌词。全班同学演唱歌曲。生:表演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总结板书设计久不唱歌忘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