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VIP免费

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_第1页
1/6
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_第2页
2/6
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_第3页
3/6
参考资料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作者桑哲段崇轩(文学评论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记载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这是做人的根本。五四时期那一代人的学习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那时候人们很重视学习四书五经。鲁迅和胡适等人小时候都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但如果没有少年时代艰苦的学习经历,没有那段时间的知识积累,也就没有他们后来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中学时期如果不读的话,可能一生都不会再去读了,这对人生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丁帆(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于古典文学的教育,我们还是有一致共识的,认为古典文学和古汉语知识,那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语言的立足之本,这个“本”就是说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汉语的发展过程,不了解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话,那么你对语文的掌握就不可能是一个高层次上的掌握,只能说是低层次的。所以凡是语文课标里要求的篇目我们全部都上,同时也换了一批选文选目。现在苏教版这些选文和人教版不同的是,我们采取的注释全部按照权威版本,全部重注一遍,所以古典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费了很大气力来搞的。除了规定的篇目,就是新课标里提到的篇目以外,我们还考虑了一些别的。古典文学占多少,外国文学占多少,现代文学占多少,各个层面的分析都有,总之就是一个分析报告。处理现代文和古代文,处理母语课文和外来翻译课文等问题,我们都做了认真的考虑,我们选的基本上是考虑到人文思想的经典性。何永康(著名文学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言文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珍宝,最典型的有《古文观止》,还有古代散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是母语写作作品中的最高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怎么能不用呢?很简单,背诵,从小学开始背诵,他不一定懂,但背得越多越好,先不要讲,背了之后,他慢慢就懂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古文素养,他的素质永远提不上来。什么是文言之分?什么叫粗细之分?什么叫高下之分?这是很关键的。当然现在花样很多,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一百首古诗、一百首古词、五十篇好的古代散文的学识储备,这个人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有些人想把文言文取消是荒唐的,是他不懂古文。现在为什么一些人是草包,素质差,不上档次,就是因为肚子里缺少古文素养。一次我到镇江北崮山去旅游,一个企业家觉得没有什么好看的,但在那里有一个中学生,他对着风景就有感而发地吟诗,他这个人马上就显得不一样了。包括出去旅游,有诗文素养和没有诗文素养的他就是不一样。一百首古诗,一百首古词,五十篇好的古代散文,不管你懂不懂,从小学就开始背,背好了,长大以后,肯定就高人一筹,中国味道就出来了,就知书达理了,文言里面他就文了,粗细里面他就细了,高下里面他就高了,很自然的,所以不能取消。很多政府官员,一些资深理论教育家弄错了,搞得不全面,他们有时候应该问问其他人,有时旁观者清。比如问问我们这些不搞教学理论的人,可能会有一些好的帮助。有些错误的理论是他们搞教学理论的提的,不是我们提的,有些人挖空心思地找些话,因为他要写文章、评职称,可能会写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但我们要为语文教学负责,为中国的下一代负责,为中国人的语文素养负责,还语文以自然的面貌。鲁国尧(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了解几个字词、阅读几篇古文,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我从南京坐火车去厦门大学,旅途上经历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火车车厢里有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跟我聊天,他是一个做木材生意的台湾商人,闲谈中,他说话一会儿引用《论语》里的几个句子,一会儿又引用《孟子》中的一段话,而且能脱口而出,我感到很惊讶。我问他:“你对《论语》和《孟子》怎么这么熟悉呀?”他说,“这有什么,我们在中学课文里都学了,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可见,台湾的中学教育是很注重文言文教学的。我又问他上过大学没有,他说:“我不想上大学,高中毕业之后就去做生意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标题“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