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学习内容:课本第61-62例5、6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第3﹑4﹑5﹑8题。学习目标: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反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的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正确判断题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一、知识链接。1.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相等,每行人数和站的行数。()(3)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2.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二、新知预习。(按要求预习,组长做好预习检查。)自学课本第61-62例5、6,并思考:1.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2.我不明白的题:。【课中导学】三、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四、独学检测1.在小组内说说独学第一题。2.展示独学第一、二题内容。3.互批独学第一、二题,并进行评价。五、合作探究1.认真阅读P61例5,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1)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2)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3)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并加以比较。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后展示:方法一:方法二:2.补充问题: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要求:⑴用比例来解决。⑵独立尝试列式解答。3.自学P62例6。(1)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2)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3)设末知数为X,并求解。(4)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4.比较例5,例6,说说如何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5.独立完成P62“做一做”第1、2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六、小组合作展示成果、评价、质疑、优化。【检测反馈】一、按要求做题。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1)题中的()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人的()和()的比值是相等的。(2)设要用x元。列比例是()。二、练一练:用比例解答。[完成练习十一第3、4、5、8题]三、拓展延伸。(课后作业)1.先补充问题再用比例解答。王师傅4小时加工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__?2.练习十一第6﹑7﹑9题。【总结评价】一、我的收获。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二、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本节课我能()参与小组活动,我认为今天我的表现(),我的不足之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