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教育建议方面,着重强调要在日常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追求技能训练。一、选材要符合幼儿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而是通过音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我们要充分挖掘主题教学的价值,用不同的方式选择适宜(活动材料的适宜、年龄特点的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满足幼儿音乐表现的欲望。活动名称:小小阅兵式活动目标:1.听辨乐句,学习解放军有节奏的踏步和变化动作,并尝试列队表演“阅兵式”。2.感受雄壮有力的军队乐曲,体验解放军的威武,为中国的军队而自豪。举例----“欢迎客人”的经验和内容小班《欢迎歌》活动目标1.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并初步学唱《欢迎歌》。2.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动物形象进行匹配,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中班《客人来了》活动目标1.学看图谱,练习节奏,并尝试创编简单的节奏。2.借助节奏和动作,理解歌词的内容,初步学唱歌曲第一段。大班《欢迎小客人》活动目标1.在接待小客人的情景中,理解熟悉歌曲内容,创编符合歌曲情景的律动。2.在与自己接待客人的经验比较中感受表现招待客人时的欢快情绪。幼儿园音乐课程要注重孩子的音乐感、音乐的表现与表达、音乐的创造能力培养。好的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使音乐的概念、知识紧密地联系着音乐的感觉和实践。音乐能力不仅是音乐本身的能力,还包括了思维能力。音乐是创造型思维训练的体操,音乐学习就是让幼儿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橙子变变变(大班)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橙子变变变》,在想象的基础上,尝试根据物体特征创编歌曲。2.引导幼儿根据橙子的基本形状展开想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细致观察的能力。小班幼儿(3~4岁)音乐能力发展特点小班幼儿能有区别地模仿各种声音;在老师的帮助下,偶尔地在小组歌唱,接近的音高;能掌握稳定的节拍;进行单纯的游戏;理解八度距离在空间的表示;分辨歌唱讲话和其它声音中的区别;两至三种人声或乐器声音的鉴别;使用小鼓敲击稳定拍节奏;通过游戏的方式欣赏音乐,喜欢老师的歌唱。中班幼儿(4~5岁)音乐能力发展特点。中班幼儿能够掌握3~6个音级;速度标准80~92;由教师示范,幼儿可以个人进行演唱,能够参加集体歌唱,有好的发声;能掌握稳定的节拍和旋律的节奏;能用拍手等表现音乐节奏;在吟诵和歌唱中表现快和慢;集体进行均衡的律动和美感的愉快游戏;理解五度和八度距离在空间的表示,同样的歌曲在不同的音高上演唱;内心听觉可以在歌曲中表现;更好地辨别人声和乐器的音色;能够集中注意几分钟来倾听歌唱或乐器演奏;使用小鼓和三角铁等敲击稳定拍节奏。欣赏音乐,喜欢老师的歌唱。大班幼儿(5~6岁)音乐能力发展特点。大班幼儿能掌握3~6个音级;速度标准92~108;集体和个人的独立歌唱,唱准音调,正确的音高和正确的速度;能掌握稳定的节拍和旋律的节奏;能用拍手等表现音乐节奏的差异,能通过节奏识别歌曲;独立区分和表现快和漫;采用多种样式和舞蹈动作体验美感的均匀的律动;可以拍手模仿节奏主题,创编音乐主题;理解三度、五度和八度距离在空间的表示;强弱和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较长和较短的主题的内心听觉;很好地辨别人声和乐器的音色;能够集中注意较长时间倾听经典作品;使用更多的打击乐器进行较多种节奏敲击。幼儿园音乐教学课程标准年龄音量时值音高音色曲式结构音乐风格律动小班能够·区别声音的强强与弱·掌握节拍的概念·掌握节奏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长短·能够听辨节奏速度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