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指导正确、规范的书写“蝉、蜘、蛛”三个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雷雨前后不同的感受,体会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与特点。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领略自然现象的神奇魅力。教学重难点:在感情朗读过程中,读出雷雨前后变化的不同感受,体会景物的变化与特点。能读出雷雨前后变化的不同感受是难点。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听写上节课的生字。2、点读词语。二、精读。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朗读再次走近这场雷雨,感受它神奇的魅力。雷雨前1、指生读1至3自然段(雷雨前)。读后引导:她读得怎么样?(评价标准:是否读出雨前那种沉闷和天气骤然发生变化的感受来)(1)、适时抓住“压”这个字体会下雨之前又黑又厚的云给人一种沉闷、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就连树枝、蝉也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进而再指生读好这一段。(2)、接着评价:抓住“垂”字体会到了蜘蛛因大风的来临,而吓得迅速逃跑的心理。(放动画体会“垂”的动作是有丝拉着蜘蛛笔直下落的意思,跟“掉”的动作不一样。进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指导读这部分要语速稍快点读一读。指生读、比赛读。(3)、评价“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只要读出闪电一次比一次亮;雷声一次比一次响即可。)2、小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边想象着雷雨前的的情景边抓住几个重点的词,再运用上合适的语气,就把雷雨前那沉闷、可怕的景象读出来了。多了不起呀!来,让我们再运用这种方法齐读1至3自然段,让雷雨前的景象再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吧!雷雨中3、过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积聚力量后的雷雨终于下起来了。看下雷雨的视频。4、现在你想说什么?(雨特别大、很急。)带着看后的感受读读4、5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写的?(1)、指生读。(抓住“哗,哗,哗”评价是否读出雨大的感觉来。)(2、)师范读。生学读,再指名读。分男女生赛读。雷雨后5、过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自由读7、8自然段。看雨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6、出示填空题。(填出雨后那七种景物。感受作者抓景物特点写出了雨后美丽、清新的景象。)三、总结回归。悟得一些观察方法。同学们这篇文章你喜欢吗?(喜欢)为什么?相机出示文中作者利用眼看、耳听、鼻闻等感官来观察的句子。总结观察周围景物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其他感官来观察,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更加真实,生动。四、拓展阅读。初步领略《落日景象》、《夏天》在读者眼中的样子。五、指导写字:蝉、蜘蛛。1、先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有虫字旁,但写起来大小不一样。)2、师范写蝉。(强调“单”字上的点、撇分离;第十二笔“横”要压在横中线上;悬针竖要写得笔直且有力,最后收笔要写出针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