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任务一:(独自完成,限时6分钟)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听写。会用“屹立”“饱经风霜”各写一句话。2.读通课文,圈出课文介绍的几种奇松。划出描写奇松的词语读读。3.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遒劲、盘曲、饱经风霜、情有独钟”的意思;任务二:(前后四人合作完成,限时5分钟)1.朗读课文,想想课文的结构特点,并概括段落大意。(请写在本子上)2.读第1自然段,感悟黄山松一奇。词语通关名誉陡崖宾客屹立卧室玉屏楼潇洒挺秀盆景依依不舍情有独钟姿态优美枝干盘曲饱经风霜千姿百态姿态独特枝干遒劲充满生机郁郁苍苍返回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走近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1.填空黄山位于()省,被誉为“”,以、、、、“四绝”闻名于世。2.词语巧搭配()的枝干()的风光()的黄山松()的枝干()的风光()的黄山松3.选词填空屹立挺立矗立耸立1)中华民族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世界的东方。2)昔日的小渔村,如今()起一座座高楼大厦。3)商贸中心的摩天大楼()在街旁。4)操场四周()着一棵棵白杨树。1.1.通过理解丰富的语言材料,感受黄山的奇美,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河,增强自豪感。背诵第2自然段。2.能借鉴文中的写法,学会运用“总分总”构段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认真观察,描写黄山奇松的姿态。任务:1.最佳观松处是哪里,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圈出来?顺序能否颠倒?2.作者评价最高的是哪棵松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抓关键词、修辞,并朗读感悟)?3.陪客松和送客松,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培养这棵盆景的园丁是谁?它们会对游客说些什么?4.背诵第2自然段,争当小导游。5.读第3自然段,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说说: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状如(),有的形似()…….前后4人合作完成,限时10分钟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美丽的黄山自学交流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凤凰松连理松孔雀松卧龙松龙爪松蒲团松探海松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说说: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状如(),有的形似()…….“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讲普通话,口才好,必须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作业: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