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征文《指南》,幼儿一日生活的指南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在满足幼儿、幼儿家庭和社会的需求上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幼教质量差距甚大,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家长的幼教观念与教育方式存在诸多误区,全社会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比较混乱,致使许多反科学、伪科学的做法大行其道,严重损坏了幼儿的身心健康,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正确观念的、正确方向的引导,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即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家长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样一个代表主流教育观的、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教育指引,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颁布出台的,它为教师和家长观察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指南》对于幼儿园保教工作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具有指导性,我们要把《指南》的贯彻实施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指南》“说明”所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交往、探究等活动之中发生着、进行着。《指南》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的目标与幼儿的生活是密切相联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实现《指南》各领域目标的机会,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如:●加点、饮水、如厕、盥洗、午睡等生活环节健康领域——如: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坚持午睡;不偏食、挑食;喜欢吃水果、蔬菜等,主动饮用白开水;保护眼睛、牙齿等)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扣子、系鞋带、能及时增减衣服,整理自己的物品);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熟练地用勺子、筷子吃饭;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用具)等等。在这些日常生活环节中的点点滴滴地锻炼,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发展都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卫生习惯。●户外自由活动社会领域——如:愿意与人交往(有玩具愿意和大家分享);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关心尊重他人(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等。有一次户外自由活动时,逸轩小朋友跑过来告状说:济舟霸着轮胎玩好久了,不让我玩。根据《指南》精神,我并没紧着去结束纠纷,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幼儿学习:要轮流、遵守规则的交往技能。在两人协调不下来时,我对济舟说:“济舟,现在该轮到逸轩了!”随后又告诉济舟:“你去玩别的吧,如果你有困难,老师也会帮你的。”没等我说完,济舟就把轮胎给了逸轩,跑去踩小马蹄玩了。这件事虽让济舟停止了玩轮胎,却又不感到老师偏袒逸轩,而是意识到要遵守规则,老师对谁都是一样的。要关心、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主要有:入园、离园、生活环节(加点、喝水、午餐、午睡、盥洗、如厕等)、过渡环节、集体教学活动环节、自由游戏环节、区域活动环节、户外活动环节。在这之前,我每天几乎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幼儿的集中教学活动中,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去完成所要求的目标,然后就是幼儿自由的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加点、喝水)等,幼儿从中能学到多少、发展如何,我了解甚少。如今,在《指南》理念的学习指引下,了解知道了每个环节都是幼儿需要的,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价值,偏重或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破坏幼儿生活整体的平衡,都可能带来幼儿学习与发展上的偏差。今后,我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指南》,从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的各环节中,全面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他们上小学做好准备,更为他们的未来进行可持续发展。让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对幼儿来说,吃喝拉撒睡,加上游戏、交往、在环境中探究等有趣的活动,就是他们每天踏实而快乐的生活。《指南》仍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规律,让教育去适应幼儿,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环境中学习与发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有可能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