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校风师风通讯员:景欣)开学啦!2月17日,四联小学的校园里由于学生们的返校而显得格外生机盎然。孩子们带着假期的喜悦和对新学期的期待步入校园,站在庄严的国旗下,聆听了一堂由胡碧波校长亲自主讲的“开学第一课”。这节课,没有讲学习、谈人生的枯燥说教,没有定规矩、守纪律的严肃要求,却赢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响亮的回应和坚定的决心。“同学们,你们知道过年期间中央电视台提出了一个非常‘热’的词语是什么吗?”校长的问题一出,有很多孩子举着小手高声回答:“知道,是家风!”看到这么多的孩子在假期里还如此关注时事,校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告诉孩子们,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貌,既体现着传统的传承,也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新内容。而学校也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学生的你们。这个大家庭所有成员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就是校风。校风的形成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全体莘莘学子共同凝练而成。校长还用两个简短又不乏生动的小故事,阐释了家风与校风的关系,让师生从故事中品味家风与校风的内涵。课接近尾声时,校长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四联小学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你对良好校风的形成有什么想法呢?孩子们飞快地转动着聪明的头脑,认真地思考着问题的答案。孩子们的答案很快就在下午进行的班会课上尽情展现出来了。每个班级或陈述、或讨论、或辩论,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自己对家风校风的独特理解。“以后我会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洗袜子。”“我认为在家孝敬父母,帮妈妈捶捶背就是好的家风。”“在学校文明守纪就是好的校风。”“我会好好学习,因为学风也是校风的一种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品味的人。”……这些话可能有些质朴,却是孩子们对自己思想最真实地表达。语言不在乎华丽,在乎发自内心。相信通过接下来的不断学习与领悟,对于家风与校风的问题,会引起孩子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圆满结束,也引发了老师们对于家风校风问题的大讨论。正如一个家庭需要家风一样,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校风、级风、班风、教风、学风。每个级组、科组都在第一时间展开学习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新教育的潮流里,如何发挥教师的传承与引领作用,塑造更加优良、更加过硬、更加与时俱进的学校风气,在校园里掀起了传承良好风气、塑造崭新风貌的热潮。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立足之本,良好的家风展现的是家庭成员精神、品行的传统与继承,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终生的成长。而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共同形成了这种风气和氛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今的“四小”已经形成了“团结、进取、包容、创新”为核心的校风,这种风气在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的引领下,正逐渐成为每一个“四小”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在日新月异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无时无刻地将这种风气潜移默化地指引全体师生积极奋进、励志图强、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所以,就让我们趁此之际,让家风携手校风,让良好的风气吹向学校的每个角落,吹入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可以承借这股风,早日实现“四小”的教育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在学生工作中,通常谈到的校风指的是: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三风”合一。校风是一个学校的风气。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老师的作风,学生的作风等。它是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校风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也是学生能否学有所成的关键因素,它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校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是一所学校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