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信歌唱——我心目中的有效音乐课堂镇江谏壁中心小学孙媛媛摘要:我们谏壁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大多数孩子都来自农村,音乐素质几乎是空白:他们无法正确判断老牛与小鸟的高音;在合唱时,几乎都参杂喊唱的怪音;没有人识简谱,更谈不上唱准音高、拍准节奏了。音乐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前半节课老师用了很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去聆听、熟悉歌曲,显得相当热闹,可到后半节教唱歌曲时,课堂就冷了许多。往往是一堂课四十分钟老师花了一半时间用在了感受歌曲旋律上,最后学生还是没当堂掌握好。但是,我看得出来他们那一张张的笑脸和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仍然流露着对音乐的喜爱,我深信歌唱是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农村孩子的质朴、真诚打动着我,我问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很快我就找到了答案,我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歌唱,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奇妙殿堂,领略音乐的美丽色彩,从音乐中得到快乐和幸福。一、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歌词、熟悉旋律、掌握节奏,让学生自信歌唱1、画一画,记歌词简笔画做为一种教学手段,它比语言更形象、直观、生动。如《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有三句,分别用三幅形象生动的简笔画代替这三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是“星星睡了”,画面是星星闭着眼睛。第二句歌词是“月亮睡了”,画面是月亮闭着眼睛。第三句是“天上的白云不动了”,画面是白云闭着眼睛。教学时我一边画,一边绘声绘色地朗读歌词,学生看着美丽的画面,马上领会了歌词的意思,很快就能看着画面正确的背诵出整段歌词。学生学的有趣,老师教的开心。2、划一划,记旋律《小小雨点》这首歌,旋律比较简单,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是很大。不过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轻松的唱准歌谱呢?在第二个平行班的教学中,我尝试用爬山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上楼梯式音阶,从中音dou到高音duo然后让学生看老师边唱歌谱,边爬旋律线,伴随着手势,让学生感受旋律的上行、平行、下行的音高感觉。3、玩一玩,记节奏“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乐意接受的”。《彝家娃娃真幸福》中有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用拍手打出XXX的节奏,用身体前后晃肩动作表示XXXXXX节奏。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了节奏,为美好歌唱打下扎实的基础。4、演一演,表情感现代的音乐课堂是让学生在动态教学中享受歌唱的快乐。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歌曲进行表演,更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根1据《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歌词大意,进行动作创编,师生合作演小树和小朋友。伴随音乐,哼唱歌曲,展示动作,感觉是如此美好!二、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让学生自信歌唱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自信歌唱的基础,咱们农村的孩子往往认为大声、用力地歌唱是认真唱歌的表现,是精神状态饱满的体现。课上,当同学们把歌曲唱完了,伴奏音乐还在继续响着,我抓住这一契机问:“大家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回答:“因为我们没有听清楚伴奏音乐。”我接着问:“为什么听不清楚?”“因为歌唱的太响了。”“那应该怎么办?”学生立刻说:“应该唱的轻一些。”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顺利的找到了答案,我告诉他们怎样才是唱好歌的标准。对于小学生来说,唱好歌的标准是用中等的音量,自然、亲切的声音,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课堂上我便用形象、生动的感性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当要求找到音的高位置时,就一起做“眉开眼笑”的表情,想象面颊长了“小翅膀”;要求避免大声歌唱时,就想象绿叶正在“悄悄发芽”;要求找到音的竖立时,就想象小树在“努力长高”;要求找到气息支撑的感觉时,就想象大树的树根在“尽情的喝水”;要求找到通透的头声时,就想象绿叶的颜色“嫩嫩”的。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感性语言的提示,学生轻松的、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三、学习乐谱知识,让学生自信歌唱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是唱好歌曲、唱准歌曲的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中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识谱教学,把认识音符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唱、听、辨音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