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战争《十五从军征》《出塞》《夜莺之歌》《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螳螂捕蝉》这六篇课文有古诗,有现代文,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壮士,有君王,有八十高龄的老兵,有机智聪明的少年,有个体形象,有群体形象,有揭露战争残酷的,有歌颂战争中人民勇敢、爱国的。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主题。十五从军征乐府诗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课文就是一首乐府诗。汇报预习自读、互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注意易读错的字和难理解的字词。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读准字音读通诗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ēzhǒngdòuzhìkuígēngyíchōng理解字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始:才道逢:在路上遇到阿:语气词,无意义冢:坟墓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狗窦:狗洞雉:野鸡旅:野生葵:葵菜羹:糊状食物贻:送,赠送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学习目标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2、学习本文以叙述为主,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4、用自己语言改写。先自学思考,再小组讨论探究1、诗歌从哪几方面写的,其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2、诗人是按什么顺序写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的?他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其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3、主人公做了什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你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有何感受?4、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从军之久:回乡所见:行动:回乡心情:远望:近看:狗窦:梁上:中庭:井上: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入雉飞生旅谷生旅葵舂谷、作饭、采葵、作羹泪沾我衣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十五从军征小结: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使人过目不忘的句子,只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16行诗不仅容量大,而且写得从容舒缓,没有无局促之感。65年的从军生涯,苦苦思乡之情,家中天灾人祸,亲人一一调零……这一切虽没有直接明表,但通过老人白头归来,面对荒凉的庭院、房舍和一座座坟墓……人的苦难,社会的黑暗,乃至更多人同样的遭遇,全都包含在其中了。作业:1、尝试着把《十五从军征》改写成现代文。(课内)2、推荐诵读反映战争的诗歌(课外)《渔家傲》范仲淹《使至塞上》王维《雁门太守行》李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