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第三课时)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吕晓君教学目标:1、通过《老人与海鸥》的复习,发现起场景描写的特点:通过人和动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两者之间的深厚情意。2、学习《老人与海鸥》的写作特点,关注人和动物的动作、神态、外貌等特点,展开想象,补充语言,描写场景。预设流程:一、复习回顾,梳理写法1、读完《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谁能用简洁的两句话说说,课文哪两个感人的场景?(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2、老人喂海鸥的场景中,作者重点从老人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语言、动作,神态,外貌)3、海鸥是不能言语的动物,在它们为老人送行的场景中,作者又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的呢?(动作)4、小结:看来,老人对海鸥的切切关爱就体现在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中),而海鸥虽然不能言语,但它们对老人的深深眷恋也在他们的——(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二、图片导入,迁移写话1、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他们与人类之间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说到人与动物的故事,我总会想起儿时就听说的一个女孩和丹顶鹤的故事。来看图片——2、了解徐秀娟的资料:默读资料,说说你的感受。学生交流感受:徐秀娟真是一个关爱丹顶鹤的女孩!丹顶鹤就像徐秀娟的亲人一般,她与鹤为友,爱鹤如痴。3、聚焦娟姐喂鹤图,观察画面,展开联想:(1)你看见娟姐在做什么?(一手搂、拥着丹顶鹤,一手捧着食物;灿烂的笑容,快乐地与鹤交谈)动作、语言、神态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她的外貌。(一身朴素的红衣蓝裤,简朴却透露着亲切)(2)那么丹顶鹤又是怎么样的呢?(围着徐秀娟,静静等待,就像遵守纪律的孩子在等待姐姐的食物)(3)有了徐秀娟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也有了鹤儿回应的动作,画面在你们的眼中变得好丰富!那么画面背后还可能有哪些故事呢?结合你看到的、想象的,将这幅静止的画面描绘成有声有色的动人故事吧!4、潜心练笔,看图描写娟姐喂鹤的场景。(配轻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三、交流分享,补充修改1、学生练笔,师巡视,相机指导,并给描写精彩的同学加☆。2、优秀学生朗读自己的场景描写,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习优点,补充修改自己的文段。3、师生共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