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槐林镇中心小学翟晓清二O一三年十一月八日11、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参加讨论,发展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引导,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现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2、创设自由的讨论氛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2、通过讨论展开想象,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习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狐狸和乌鸦)在一片森林里,狐狸和乌鸦相遇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看了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二、新授(一)1、看课文的第一幅图,指名同学回答,这幅图上画了什么?2、在我们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3、思考: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大家想象一下,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又在想些什么呢?4、指名回答。5、看图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总结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二、1、这块肉最终归谁所有了?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齐读这一自然段。三、学习二一五自然段:狐狸特别想吃那块肉,所以想办法了,课文的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画(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用“﹏﹏”画出来,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有什么反应用“——”画出来。)1、学习第一次会话:⑴第一次狐狸对乌鸦说话时,它的表情怎样?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而乌鸦的反应呢?⑵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集体读。2、学习第二次会话:⑴第二次狐狸对乌鸦说话时的表情怎样?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而乌鸦的反应呢?⑵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集体读。3、学习第三次会话:⑴这次乌鸦的表情怎样,说了什么?⑵讨论乌鸦所说的话是事实吗?(出示乌鸦、麻雀的照片多媒体听乌鸦的叫声)⑶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昵?⑷讨论这段话怎样读?指导读,指名读,示范读,集体读。⑸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它的反应是怎样?说明了什么?四、讨论:乌鸦失去了肉是因为什么?从这件事中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示?五、练习:1、狐狸对乌鸦说了()次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乌鸦喜欢()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2、乌鸦该吸取了教训了,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六、作业1、复述课文,给其他朋友听。2、编故事: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之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附:板书设计11、狐狸和乌鸦眼珠转亲爱的您好吗?没有回答赔笑脸亲爱的您的孩子好吗看了一眼爱听话、奉承摇摇尾巴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非常得意话,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