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活动《造新房》说课稿镇江新区大港中心幼儿园徐凌云一、说活动教材积木是幼儿最喜欢的结构游戏之一,由于材料开放、易拆易建,幼儿可以任意组合,象征性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意愿,从而获得创造的快感。幼儿不仅能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而且能借由不断提高的建构技能获得认知的发展。中班幼儿得建构意识明显加强,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动作进一步发展,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增强,建构的坚持性也在增加。积木游戏能为幼儿带来较大的成就感,但是孩子在建构技巧上还不太精炼。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综合活动《造房子》,使幼儿在宽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会看积木搭建图,并对照搭建图用积木建构有一定搭建技巧的房子。在拼搭的过程中使幼儿的语言、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活动中用羊村招募建筑师的游戏环节让幼儿感受到初步的规则意识。整个活动从感知幼儿原有经验,到学会看搭建图建构单层房子,再到对照搭建图建构多层房子,层层深入,让幼儿在原有的建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提升。二、说活动目标1.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让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为了使幼儿在原有建构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提升,特制订以下活动目标:1)能按数取物运用积木进行自主建构。2)能根据房子搭建图进行有序建构.3)愿意与同伴分享搭建房子的经验和快乐。2.活动重点:能根据建构图获取建构技能。3.活动难点:在多层建构时能仔细观察、耐心操作,建构更加稳固的房子。三、说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12框、房子搭建图人手2套、姓名牌人手一个(名牌有红、黄、蓝、绿四色)、背景音乐。2)教具准备:羊村图片、房子搭建图两套。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绘画过房子,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有搭建并整理积木的经验;能根据音乐判断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四、说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教法有: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按数取积木自由建构,主要是在原有建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在看一看、数一数中获得对数与量的感知。第二次操作看懂搭建图并对照搭建图进行单层建构。在这一操作中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建构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第三次操作根据搭建图建构进行多层建构,这次操作是整个活动的提升阶段,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对,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建构经验。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以羊村招聘建筑工人为主线,以幼儿进行招聘考核贯穿整个活动,是整个活动充满乐趣和挑战。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建构活动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五、说活动流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采用羊村招募建筑师的活动开始活动。中班的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场景导入活动可以较快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意识。环节二:按数自由选取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自主搭建。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按数取物,同时在取积木时让幼儿感知积木的不同形状。用5块积木进行自由建构时,教师还能观察到幼儿原有的建构水平。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幼儿明确活动的要求,用考核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受到规则意识。通过按数取积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数量的感知。新《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用5块积木建一栋房子让幼儿在数积木的同时形成了数学感,也增加了建构的乐趣。让幼儿在规定数量下进行建构,就需要幼儿边想边做,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建构结果的分享时教师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