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10月31日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去学习这所被山东省教科所称作“触及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的学校。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我们学到了杜郎口中学那种“三三六”、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自己的教学体验我想谈三点感想。一、建立道德与智慧的课堂教学气氛,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师无形的道德品行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在杜郎口中学所有的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学生自信、踊跃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讲题的思路也非常清晰、简洁,一点也没有农村孩子那种胆怯、扭捏之态,却在落落大方中透着自信。小组内同学相互交流、磋商、彼此耐心的讲解与辩论都是那么认真、诚恳,如果遇到难题可跨组询问、交流,可谓动中有静、活而不乱。课堂中还有一道风景线,就是学生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只要有的同学说上一句,其他同学就会自动让出来,非常有秩序,不需要教师的调解。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只有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出现错误时,如读不懂题目无解题思路、词组运用的不恰当、公式理解的有偏差,这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教师的作用才显现出来。这里的课堂根本没有老师监督、更没有老师的呵斥,完全是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投入。没有讲台,三面黑板的教室布置,给每一个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设计非常的“绝”,使高高在上的教师走进了学生,拉近师生间距离,同时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尽情的书写自己得意的作品,留下成长的足迹。要想做好以上几点,就得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一番钻研,我想关键是摆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上午的深入课堂听课,观察,欣赏他们那种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再想一想我们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我们应多从老师身上找原因,“天下学生一个样”哪个地方都有无师自通的优秀生,都有所谓的汝子不可教的调皮鬼。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呈现了理论界提倡的道德与智慧课堂的体现。那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上首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教师无形的道德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心里尊重你,佩服你,敬而生畏,学生再去学你这门课程,效果一定相当不错。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老师,在面对学生和她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一个脏字,非常谦虚,很受学生的尊重,教学成绩突出。在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和对话,定能取得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效果。二、敞开心扉,善于总结,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加快教师成长步伐。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楼走廊两边立着许多小黑板,上面有的写的是教师本人上课后的反思,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今后拟采取的措施。有的写的是班主任工作反思及措施。还有听别人的课的收获以及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小黑板内容每天进行更新。总之,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敢于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毫不掩饰自己,坦荡的心胸,是我们教师暂时做不到的。教师敞开心扉,放下架子,丢掉面子,在学生面前展现真实的“我”,也体现了师生平等及尊重,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每位教师雷打不动的每天所写的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日记,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咱们校长也要求我们写教学反思日记,只要坚持下来,效果斐然。“反思三年成名师”。三、营造学生“轻负担,高质量”的学生课堂,教师必须“重负荷,深钻研”。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内容丰富、紧凑严密的展示课中,我们不难觉察出教师的“功夫”在“展示课之外”。一节展示课,如此之小的“单位时间”,如此密集的“群体参与”,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至关重要。从教师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