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中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文《南京大屠杀》第十三自然段的“枪声炮声哭声喊声……”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图象或者视频,让学生感受和观看当时惨案发生的情景和画面。通过创设学生的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讲授《口技》一课时,教师可播放口技表演的录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