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秦晶单位南京市大厂区扬子第二小学案例名称让我的画“动”起来适应范围二年级课时1课时让我的画“动”起来──在小班化模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秦晶一、教材分析:由于目前小学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校小班化教学的新模式,自编了教材。本学期的重点是学习“金山画王”软件中的一些简单操作,并与语文、美术、音乐、思品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本课之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们对于“金山画王”软件中的“动画”这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一些同学已经“自学成才”了,不过,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正好在这节课中解决。二、学生分析:我校是从这一届学生入校开始了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24人左右,从一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因此,学生们对于鼠标的使用、键盘的操作以及电脑作画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为了配合小班化教学,微机室内的学生机为6台一组,布置成花朵型,这样,既便于学生们分小组交流合作,又使得信息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在金山画王软件中给作品添加“动画”的方法;学会在金山画王软件中完成一幅带“动画”的作品。2、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知识经验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通过小组交流、互评,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主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连贯性及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小学生“感恩”的情怀。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在金山画王软件中给作品添加“动画”的方法2、教学难点:学会在金山画王软件中完成一幅带“动画”的作品五、处理思路:1、本节课,教师不要过多地“教”,而是放手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学生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尝试着总结出操作的步骤。教师用简练的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2、接下来,让学生分组练习,团结协作,不仅要会“画”,更要会“说”,边画边思考,使作品更合理,更有内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基本能够做到的也是很有必要的;3、在展示学生作品的环节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评价,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保驾护航”,既引导学生多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同时又对于画面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稍加修改,帮助学生们更快地进步;4、在小结时,教师不必重复操作的步骤,而是让学生们尝试着归纳,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教师再板书提炼一下,引起学生们的重视;5、最后,针对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还安排了三分钟的放松时间,不仅让学生们欣赏了一段真正的动画作品,又结合本校小班化教育的特色(课间互动学习打手语),让学生们更深地体会到“感恩”的情怀。六、教学过程: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5分钟)1.师:今天我们这节信息课要学什么呢?师板书课题:让我的画“动”起来2.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3.再问:这节课我们用到的还是“金山画王”软件,你会用这个软件中的一些功能来让你的画“动”起来吗?你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学会添加“动画”,及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10分钟)1.师:有没有同学会做的?老师请你们来当小老师,一步一步来来教会我们,好吗?(学生边操作,教师边讲解)2.师:光有一个会动的东西在白纸上动,小狗在白纸上汪汪叫,小鱼在白纸上不停地游,这幅画就算完成了吗?好不好?美不美?怎么办?3.师:有了“背景”,也有了“动画”,这幅画就大功告成了吗?好不好?美不美?怎么办?4.师:谁来帮这幅画编一个小故事?(提醒学生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完整性,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地点与角色位置的合理性,情感的投入……)5.师:下面我们把完成一幅带“动画”作品的步骤总结一下教师板书:一、分步:1、进入“画王”2、选“背景”3、选“动画”4、调整,完成分步让多个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其他学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