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教学目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教学重点:外国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教学难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10教学过程: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三、从英、德、俄、澳四国职教改革看我国职教发展(一)澳大利亚的职教改革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考察、验证和对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深层思考,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以及解决国内一系列矛盾迎接国际挑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目标,建立起一个负责设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CBT系统,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实行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沟通的税收和劳资政策,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资格证书,专设"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和"国家培训总局",各州政府都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等。广大的澳大利亚公民,面对着各处压力和竞争,充分认识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和增强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着越来越直接的联系。终身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并不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低人一等,也不认为职业学校学生是二流学生。澳大利亚国民表现出对职业教育的高度认同性,职业教育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是澳大利亚整个教育体制中受社会批评最少的领域,78%的雇主和76%的家长对职业教育感到满意。1为了使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和产业界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澳大利亚政府于1992年成立国家培训总局:。该局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中央协调机构。它使行业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提供者保持了密切联系,保证职业教育体系在宏观上能够反映行业的需求和发展倾向,也为发展、管理、推广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奠定了基础。1994年国家培训总局对职业教育改革进行一次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包括制定统一标准方面下放职权,推广"用户选择"方式,促使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之间更紧密结合,以及保证质量和加强全国各州职业教育机构的力量等建议。并先后制定了全澳大利亚统一的资格认证框架,建立了以关键技能为基础的培训与评估的全国技能标准,为刚参加工作的人员提供新学徒制度,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大纲、教材开发和评估体系及职业培训市场等。以上改革措施起到了很好地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这对于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发挥职业教育的巨大潜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家培训总局还担负着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职能。、有针对性地规范职业教育市场,扩大各州政府公立和非公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的竞争范围,提高各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的可比性。规定所有职业教育机构均须采取统一注册,评估检查,接受管理与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TAFE标准,推行国家能力标准框架,在各主要工商行业建立咨询委员会,颁布职业教育机构设置和督导评估制度等。通过以上措施,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先进、规范、有序的统一职业教育市场,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澳大利亚政府大力投资职业教育。如1993年澳大利亚用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全部投资约为25亿澳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到1997年,投资金额达73亿澳元,1998年投资金额增加到85.45亿澳元,比1997年增长了14.6%。其中联邦政府投入约为9亿澳元,占10.5%;各级政府投入37.4%亿澳元,占43.7%;工商企业界投资38.86亿澳元,占45.5%;个人投资9.19亿澳元,占10.8%。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高投入,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启动和发展资金,为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二)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动向德国目前面临的高失业率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德国朝野对职教的极大关注,教育部长布尔曼2000年3月在"青年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变革职业教育"论坛上2发表的《红绿联合政府教育政策改革前景》讲话中指出,在20-29岁的青年人中间有近12%也就是130万的年轻人没有职业教育结业,而且每年还要新增8万人这是德国社会潜在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