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五师小学殷盼盼2016年10月《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境体验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从课文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2、让学生查阅有关1989年1994年美国大地震的资料。3、教师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首先是课前谈话,目的是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同时让他们感受父母之爱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殷老师,很荣幸能和咱们五一班的同学一起上课。上课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父母做的哪一件事或是说的哪一句话,让你体会到他们对你深深地爱?学生畅所欲言。一、导入(一)整组导入,奠基情感1、从刚才的谈话中,殷老师感受到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很疼爱你们,是啊,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单元,一起来感受一下父母浓浓的爱。请大家先翻开书第92页,自己先读读单元导读(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2、单元导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生回答。(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明确了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带给我们的阴影也是挥之不去的。让我们再来看看那段触目惊心的地震。(播放地震视频)2、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学生自己说看完视频的感受和想法。3、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给人类带来了都是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质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二)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洛杉矶、疾步、挖掘、破烂不堪、砸着、颤抖。指名读,正音,特别注意“砾、颤”两字的读音。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句子1:“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30万人”“不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