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学生沟通甘肃省榆中县来紫堡中学周立仁邮编:730103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备受呵护,大多数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有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为任性、自私,在家表现为叛逆。班主任老师如何与他们沟通?是每一位班主任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很重要。一、了解学生。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班级的灵魂,是每个学生在校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学习、生活的集体,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心里时时装着学生。首先,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变化根源,真正做到知微见著。不仅在课上要留心观察,而且课下也要注意观察,收集学生在课间、老师背后的表现。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的个性,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其次,班主任在工作中、在与学生的各种接触中要勤问。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与学生拉家常,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能自然沟通。在与一个个孩子的交谈中,我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三,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融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亲人,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关心和感兴趣的是问题,体会他们的快乐和痛苦。老师关心、鼓励的话语,善意的提醒、批评,会让学生觉得你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是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朋友,是关心、爱护他们的长辈、亲人。师生之间达成默契,师生关系达到一种既轻松又不失严肃、既自由又有约束的境界。二、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老师只有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用真心换真情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安慰;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们一点鼓励;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用一颗平常的心自然而然地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真情互动,才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对学生来说,师爱不同于母爱、父爱,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教育的效果。老师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成长的舞台,一个个性舒展的空间,一种成才的期待。我们应该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诚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情感效应,从而使班主任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宽容之心。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遇到学生犯错误,甚至是违反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时,切忌怒气冲天,感情用事。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恰当的方式,再给予教育。俯身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班主任必须以宽容之心面对他们。学生正在成长阶段,犯错误在所难免。我们也是在不断犯错中汲取教训而不断成长的。四、和学生一起活动。俗话说:“无事生非”。学生平时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不仅会减少犯错的机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他们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观念;既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又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还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总之,要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一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