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VIP免费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_第1页
1/3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_第2页
2/3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_第3页
3/3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偏见。很久以来,许多人都用一种偏见来看待语文。他们认为:“数学是理性的,而语文是感性的。”“我们孩子理科特别好,学文科自然不行。”我常把语文比作一棵大树,它的主干是理性,而外面繁盛的枝叶、似锦的繁花是感性。学生们常抱怨语文太宽、太广、太虚,很难把握,朦胧而无从下手。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茂密的树冠,而没有透过枝叶的缝隙洞悉树的主干。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必然有其规律可循。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只学文不学理,难道他们都是理性混乱、缺乏逻辑的吗?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是要培育好粗壮的主干,这样才能期待大树开花结果,所以理科好的学生更应该能学好语文。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兴趣的。有些家长马上就会跳出来反驳道:“你说的大道理我们都懂,可学校老师根本不会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家长就更无从下手了。”的确,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消磨殆尽了。理科的精髓在于演绎,即记住公式而推导出千万个不同的结果;语文的精髓在于归纳,即阅读大量材料将其汇总,言简意赅的归纳成一句话。让学生把又厚又重的文言文看得津津有味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兴趣点引发他阅读,并将点渐渐扩大成面。一次课间,有个学生拿出了新买的三国杀套牌。我就问他:“你很喜欢玩三国杀吧?”他点了点头。我又问:“你最喜欢哪个武将?”他不假思索的答道:“周瑜。别看历史上周瑜没有诸葛亮名气大,游戏里他的反间技能可厉害了。”我就说:“不如老师用诸葛亮你用周瑜,比一比看谁更厉害吧!”于是我们打了一场友谊赛,边玩我边问:“你知道历史上周瑜是怎么用反间计的吗?”学生摇了摇头,我就给他讲了抵足而眠和蒋干盗书两个故事。故事的结局曹操怒杀蔡张二将,而我们比赛的结局自然是大都督获胜啦!之后,这个学生从周瑜读到吴国,从吴国读到三国,一个学期的时间便熟悉了所有的三国故事。另一方面,应试也是一种兴趣。课间,我常看到有些学生一下课就聚集在一起研究奥数难题,解出来的就给没解出来的解,同样都解出来的就探讨用不同方法解。其实这些学生不见得真喜欢数学,而是喜欢做数学题。数学题的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学生很容易从做对题目中获得自信,因为自信便有了兴趣。而语文即使得了高分也是这里扣1分,那里扣0.5的,很难全对。小学“双百”思维决定了我们不能接受半对,一些不明事理的家长从不会看到孩子阅读整体分数上升,只会批评说:“你看!阅读题没有一道全对的!”不过这恰恰给了老师一个契机,教会学生什么是“中庸”思想,并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当一个孩子的兴趣建立起来后,他就会自己往前跑,不管路途多么艰险,他都会坚持下去。他的意志力、智力、习惯、品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我们老师不但要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扩大兴趣点,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张力”辅导,让他们觉得课堂上的内容不至于太过简单而不愿听讲,也不至于太过困难而遥不可及。积累。绝大多数学生数、理、化三科的成绩差距并不大,而最终决定学生总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变成了比拼语文。许多学生因为语文提高慢,不愿去参加语文补习班,殊不知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学生平时也不注重积累,到了初三便比注重积累的学生差了一大截,到了高三这种差距便成了天壤之别,很难再将这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填平了。当下流行“快餐文化”,这就给懒人以借口,每天“偷工减料”必然造成期末“积重难返”。其实积累也并不是什么难事,钱穆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大部头的书啃过几本,就什么都不怕了。”只要每天抽出一刻钟去积累,持之以恒,考试时便会有很大的收获。我把思维比作一条河,你读的书越多,河的水量就越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河中的大石,水量决定了你能否将大石冲蚀殆尽,水量也决定了你解决大石所用的时间。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片坦途,正是这些令人讨厌的石头让我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学习的四大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