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本堂课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前两章主要内容的综合归纳。一共有五大知识点,分别是:信息、信息需求的定位、选择信息来源、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评价信息。这五大模块的知识虽多但是紧密相连,因此,利用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这五大模块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并加深对这五个模块知识点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案例达到将来面对类似事情处理的时候习惯的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信息获取过程来实现。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既为前两章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归纳,又为之后知识模块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发现并归纳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可以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在上课的时候不要让学生被已有知识所局限而是跳出框架禁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由想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身边信息的认识,加深了解获取信息的一般途径。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实际案例中运用信息的丰富多彩性,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能够在具体案例中运用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评价信息这四个步骤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习惯的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间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运用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对信息进行选择,确定信息获取方案五、教学难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六、教法学法教法:任务驱动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七、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网络游戏最吸引广大玩家的是什么?角色扮演。那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来玩一回角色扮演。(板书:主题.角色扮演)今天的角色一共有四个,分别是作为即将和父母进行自驾游的你,食堂竞争者的你,班服设计大师的你,和环保宣传小卫士的你(具体情况请参照导学案),按照完成任务的。规则解说: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游戏,每个小组抽签选择角色,其中两个抽到相同角色的小组为竞争对手。拿到角色后,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完成角色需要的任务。也就是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四个步骤分别是:需求的定位、选择来源、确定获取方法以及评价。也就是完成任务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需要如何实现、需要的用途(怎么辨别查到的东西是否满足了你的需要),具体问题参考导学案。十五分钟的讨论时间。每个小组要有一位同学(组长)负责记录组员任务分配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以及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中途教师随机抽查各组完成情况。讨论得出结论记录在纸上交给小组负责人。讨论完以后,第一个角色的两个小组分别汇报成果,组内抽签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每组有4分钟汇报时间)。两个小组都汇报完以后,各小组发言评价以上小组的完成情况,并打分(9分钟点评时间)。接着开始之后三个角色的汇报与评价。根据各组得分嘉奖。教师对全班任务完成的总评价。学生回忆活动的四大模块,并思考画出思维导图(参考导学案上给出的几个例图)计分规则:1、基础分10分2、小组完成任务加10分3、各组对该小组打分的平均值(满分10分)4、评价的小组每发言一次可为自己小组加5分(可累加)5、评价太过简略则不计根据各小组最后得分评出“最佳完成奖”、“最佳创意奖”(举手表决)、“最佳活跃奖”(由各小组长讨论决定)八、评价组间评价评价项目标准分值(总分:20分)成果内容报告表包含同学信息的完整度(满分5分)效率度完成收集信息并整理汇总的时间(越短分值越高)(满分5分)合作能力收集信息时能够顾及小组情况,不妨碍他人能够大方的分享自己小组的信息(满分6分)鉴赏能力信息获取方式方法的可借鉴性(满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