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古今的美术盛宴文化襄阳的视觉见证——从文物看襄阳美术的历史成就美术是激发人类精神的动力,是推进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要全面科学的理解襄阳文化演进的历史,必须深入研究襄阳历代美术作品。本文以襄阳代表性美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雕龙碑几何纹彩陶》等10件美术作品进行了整理研究。概览了襄阳美术历史发展的基本态貌,分析了襄阳美术作品的基本价值向度,这一研究,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对襄阳市的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襄阳美术的历史成就及其当代文化价值(一)关于襄阳美术的历史发展襄阳美术是在襄阳文化背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视觉艺术形式的总称。襄阳美术史属于地域美术史,是中国美术史的丰富和深入。从美术的发生机制来讲,我们的老祖先在谋求生存的同时,也产生了审美意识,也就是说,在“造物”的同时也开始了“造美”。从时间上讲,襄阳美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经考古调查,在襄阳发现的四处旧石器时代打制器物,距今约十万年左右。与我国蓝田(西安市辖县)、丁村(襄汾县)遗址的同类石器相似。在具体的美术形态上,襄阳美术涵盖了工艺美术、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有代表性的经典美术作品或样式。(二)基本特征襄阳美术作品分布广泛。在襄阳建城后,主要以古襄阳城为核心,分布于汉江流域襄阳地段和襄阳市境内。而襄阳古城本身就是具有“城市造型艺术”和“山水意境”鲜明特征的大艺术作品。同时,在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襄州区、南漳、谷城、宜城、枣阳等地,都产生并留下了重要的艺术作品。也说明美术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美术作品门类齐全,简单的说,按今天的学科种类,在中国美术史中的美术品种,在襄阳全都有,像彩陶、青铜、玉雕、漆器、砖雕、建筑、书法、绘画、浮雕、陶瓷等等。襄阳美术作品成就高,影响深远。襄阳历史上产生过许多重要的、蜚声海内外的经典美术作品。雕龙碑遗址中的美术作品被专家誉为“超强的智慧、文明的见证”;《研山铭》因字字珠玑、笔笔难书,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书”,举世闻名。“米点山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风格,因而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被史称为“宋四大家”。所以,说襄阳的书、画与诗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毫不过分。二、襄阳著名美术作品的价值向度(一)历史文化价值在社会发展史方面,襄阳美术体现了若干辉煌灿烂的重要文化类型,表明襄阳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域。如汉江北岸、枣阳境内的雕龙碑彩陶、建筑遗址就是炎文化的重要见证,表明石器时代炎黄文化在汉江流域交融发展的历史事实。襄城、樊城、襄州、宜城等地出土重要青铜器见证了邓、楚文化在襄阳获得繁荣发展的事实。而宜城侧行龙纹青铜敦也显示了独特的地域青铜文化风采,体现了古代襄阳人善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在艺术史方面,襄阳美术也有独特历史价值,是理解中国艺术史发展与转折的重要内容。艺术史通常认为山水画源出魏晋时代,但是,襄阳地区出土汉代山水图像画像砖、青铜铃(襄阳博物馆藏)既证明屈原所说汉江中游楚人先祖寺庙多用山水图像装饰乃是有据可依,也见证了山水画起源与襄阳密不可分。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汉代始建的襄阳城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方位布局,成为中国传统“山水城市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向后世不断传递传统城市理念、城市意境的经典杰作。(二)艺术价值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方法。就襄阳美术而言,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一直劳动、生息、繁殖在汉水之滨,这里“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的咽喉要塞",在长久岁月的艺术实践中,历代艺术家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才能,创造了悠久的文明和持续不断的艺术光辉历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辉煌的文化艺术传统。(三)功能价值艺术作品的功能价值,“在于一件器物、一个图案和纹饰能够体现出古人的精神和情感与意趣,透过一把石斧、一件铜鼎、一件陶壶,展现出先民们所处的环境氛围以及在彼时彼地生活与斗争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