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中心校体育教育教学章程一、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全面实现体育的任务,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各项素质,培养运动美、体态美、协调、灵巧和耐力,这既是体育目的,也是体育动力。2.增进健康的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运动量大小要适当,不要超过生理负荷,引起不良反应。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有适当的锻炼时间,中午休息时间不宜过短,夏季应留出午睡时间。3.群体活动的原则学校体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增强体质。体育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各种训练队的竞赛都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要发展本校的传统性体育项目。要创造条件,大面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也要注意发现体育运动有特长的学生,适当培养或介绍到业余体校学习。4.经常锻炼的原则学校体育贵在平时经常锻炼,不要走形式,不要突击。全校师生应共同锻炼,预防保健工作也应积极开展。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调节脑力活动机能,都在于经常的实践锻炼。课外体育锻炼一般以班为单位,小型多样,发挥体育委员的组织才能,有计划地安排活动。二、工作目标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其它关于体育、卫生工作的《条例》,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健身氛围,使学校师生锻炼起来、强健起来,真切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充分领略到体育的魅力,真正爱上体育运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用体育的方式完善自己,使体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理念和一种生活方式,一生热爱运动,坚持运动,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三、领导机构加强体育工作的领导,建立由校长、分管校长、体育教研组长以及各年级各班负责人组成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学校体育工作,协调关系,计划、部署、检查、总结学校体育工作。四﹑相关制度(一)学校体育工作例会制度为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县教育局体艺卫股有关精神,切实加强对我校体育工作的领导,解决学校体育工作有关实际问题,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稳步推进和健康发展。一﹑主要职能:在校行政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有关要求;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研究分析、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过程指导与管理,确保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二﹑工作规则和要求:学校体育工作例会由分管领导召集并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参加。体育工作例会原则上一学期举行两次,也可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例会内容包括体育工作规划的商议﹑年度工作重点的确定﹑学期工作计划的制定﹑重大体育项目的协调落实以及过程性指导、督促、检查情况的通报。三﹑每次例会有明确议题和较翔实的会议记录,必要时,经会议主持人批准可形成会议纪要上报或下发。(二)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学是学校的体育中心,必须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第一条:体育教学要有科学、规范的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课时计划。第二条:体育教学要认真贯彻自觉和积极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体育全面发展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运动员原则、巩固与提高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改革方法,提高体育教育效果。第三条:体育教师要努力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掌握各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合做、合讲、合教。第四条: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明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难道,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没有教案不得进课堂上课。第五条: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发言人由专人负责记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整体质量。任课教师要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所教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设计教案。加强组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相互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