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甲(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尽量选择____(填“较薄”或“较厚”)的,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的坏境中进行(填“较暗”或“较亮”)。(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3)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后面蜡烛______被点燃(填“能”或“不能”)。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填“虚”或“实”)。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关系。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较薄较暗到玻璃板的距离完全重合不能不能虚大小乙(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__(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6)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暗C不能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若成像在光屏上方,则应将蜡烛向______移动(填“上”或“下”)。(4)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烛焰的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像的性质)。丙最小最亮11.0三心不在同一直线和高度;u≤f上倒立放大的实投影仪靠近变小倒立缩小的实会聚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甲乙丙丁冰52吸热(3)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冰的温度/℃-200000102030…冰的状态固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态液态液态…蜡的温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蜡的状态固态固态固态粘稠变稀液态液态液态…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4)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5)丁图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