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四、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着重采用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孕育新知某天早晨气温是-3℃,到中午升高了5℃,求中午的温度是多少℃?列式:-3℃+5℃=(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活动一: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列式:(+3)+(+2)=+5.(2)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那么全场共输了5球.列式:(-3)+(-2)=-5.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上半场赢了3个球,下半场输了2个球,全场赢了1个球,列式:(+3)+(-2)=+1;上半场输了3个球,下半场赢了2个球,全场输了1个球,列式:(-3)+(+2)=-1;活动二: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4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这里,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3球,全场不输不赢,列式:(+3)+(-3)=0;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列式:(-2)+0=-2;(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活动三: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例1、计算(1)(+2)+(-11)(2)(+20)+(+12)(3)(4)(-3.4)+4.39(学生自己写出过程,)(三)、巩固练习,(1)(+4)+(+8)=(2)(-10)+(-8)=(3)(+9)+(-3)=(4)(+3)+(-9)=(5)(+4)+(-4)=(6)(-3)+0=(四)应用拓展•(+4)+(-5)+(+2)+(-1)(五)、归纳小结,升华新知同学们分组讨论,学习了哪些知识?并交流。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六)、布置作业P40—41第1题的(1、3、5、7小题)和第2题的(1、3、5小题)(七)、板书设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