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区中礼仪习惯的培养》赵一荻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一、区域介绍(环境创设、目标达成、材料投放等):我大四班体验区区域名称为“美美服装店”,首先我们进行了服装店的整体布置,目的是给幼儿提供一个服装店的视觉感觉,让幼儿能够在进入区域后能够很快的投入到区域工作当中去。在本区域中下设了三个子区域,分别是美美饰品店,美美服装店和服装设计室。在服装店中环境创设以服装为主,让幼儿以推荐服装为主题进行布置。设计室主要以服装的图案,款式,让幼儿进行设计来布置。饰品店主要以饰品的样式和各种来进行布置。让幼儿能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本区域中下设了三个子区域,分别是美美饰品店,美美服装店和服装设计室。进本活动目标为:1、培养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积极开展“服装店”游戏主题,并从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2、幼儿在初步了解服装买卖过程的基础上继续大胆模仿成人的工作,并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游戏情节,如增设服装店的加工厂,为顾客订做服装、修改服装等。3、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能积极思考解决及合作协商的能力。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体验区的材料投放方面,三个子区域进行了不同的材料投放,我首先以孩子为主,材料大部分都是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的家里的废旧材料和物品。饰品店中投放了各种线和各种不同款式的珠子、扣子等不同的材料。设计室中主要投放了做衣服的各种材料、纸,袋子、布等。还有老师准备的一些特殊材料,如画笔,画纸,胶水等材料。根据班级的教学活动和主题的进行,在体验区我们还会进行和主题有关的服装制作,在服装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还会举行“服装发布会”,让幼儿来自己推荐自己的服装。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会首先先向幼儿介绍区域的活动规则,“饰品搭配店”容纳3人进行活动,“服装设计室”容纳3人进行活动,“服装销售店”容纳3人进行活动,剩下4人可以选择顾客的角色。区域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区域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新鲜刺激的活动,他们很愿意进活动区活动,下面我就我班幼儿在区域中发现的礼仪方面的问题具体说一下。1、串区现象——很多幼儿对每个区角都很感兴趣,都想着进区,于是每天进进出出的,这个区去一下,那个区去一下,结果什么东西也没学到。2、旁观现象——这类幼儿,好像事不关每天这个区看看,那个区逛逛,找不到位置。3、争吵不休,为了抢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而去和别的小朋友抢夺。4、翻天覆地——“娃娃家”是幼儿爱去的区域,每天活动的开始,小朋友都为去“娃娃家”而争执;而当进入区中,又为角色而争;离开区域时,又不能把玩具归位。区域活动一结束,往往是老师忙着拣玩具,收拾材料,而幼儿则在一旁观看。这种种现象表明,幼儿对区域活动的规则了解不够,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如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让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觉得,一方面除了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上要吸引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幼儿亲身体验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并通过榜样教育、目标训练、强化教育等活动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在区域活动礼仪的探索中,我认为:二、对区域的设置作相应的调整:1、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区角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刚开始,我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龄特点来设置活动区,如:我的玩具屋”“我的家”“扣扣子”等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