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这三个字,认识虫字旁和目字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有好奇心的特点,我以游戏的方式导入课题,为学习、感悟课文作下铺垫。游戏导入:(在小黑板上铺满白粉笔灰)同学们,老师不用笔就能在黑板上画画,你们相信吗?你们想试一试吗?(做手印板画游戏)喔,想不到我们班有这么多小画家(板书:小画家),如果在雪地里用这样的方式画画会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去看一看雪地里的小动物们都画出了什么样的画。(板书:雪地里)学生齐读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识字。1、师范读课文:在这里我采用师生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互动评价的方式。如: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字音,然后评评老师读的怎么样。2、生自读课文:在这里我采用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1)勾画出本课的生字。(2)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随着学生汇报,教师出示注音生字卡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平时遇到生字时,解决生字的办法,然后小结方法:看、问、查、猜……(3)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3、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1)学生自愿认读、教读生字。(2)开火车读。(3)齐读生字。(4)男女生比赛读。4、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2)师生比赛读.(3)全班齐读。三、朗读、感悟、背诵课文:1、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2、逐句学习、感悟课文并指导朗读:整个过程按:读了第()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边读边自我学习感悟、质疑的方式进行。这样既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能力。(1)第一句抓住“!”,引导读出下雪了小动物们激动、惊喜的语气。(2)第二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我设计的问题是:小鸡自己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自己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来了是不是“一群”?老师是一()人在讲课,下面有一()学生在听课。(3)第三句是教学的重、难点:A、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对于这部分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想‘下了一夜雪,早晨起来,先用脚踩一下厚厚的白雪,再用手按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学生想后再读课文。提问:你们读懂了什么?这时学生就能很快理解第二、三句话,并能答出:是因为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竹叶;小狗的脚中间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璞,所以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形状像月牙。教学时让学生能过想象感悟小画家作画,帮助学生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B、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还能在雪地里画画。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4)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这些“小画家”画画是用脚在雪地里踩出脚印,画的又快又好。(5)第五句联系上文理解“青蛙没参加”是指青蛙没像小鸭、小狗他们出来到雪地上画画。(6)第六句,了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点。拓展:什么叫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要冬眠。让学生课后收集,然后带来展示。这样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4、背课文:(1)学生想象情景背诵课文。(2)学生自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