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叙事——“小气”的孩子VIP免费

教育叙事——“小气”的孩子_第1页
1/1
庆丰收品尝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以说品尝环节是孩子最最喜欢的了。一开始看到我准备材料时,一个个就露出了小馋猫的表情。终于到品尝环节了,孩子们迅速搬着椅子选了一组自己喜欢的食物进行品尝。食物是孩子们收集的带来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准备的。有的是要自己动手剥的,有的是需要操作的。今天我准备重点观察蔡一乐,他是一个不爱分享,比较“小气”的小朋友,对于这一组一盘的美食,他会怎么做呢?我很好奇。果不其然,他同组的孩子们开始了轮流告状。朱熠炜来告状:“老师,蔡一乐把盘子拿到自己面前不让我们吃!”只见蔡一乐双手围成圆形护着盘子里面的食物说:“这里面的白果是我带来的,为什么要给你们吃?”我想起儿童心理学家说的那句话,“小气”的宝宝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与学习用品不愿借给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做事斤斤计较,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较差等。仔细一想蔡一乐完全符合。可是在形成这“小气”的背后,我相信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及其他家人的过于溺爱,是孩子养成了独食、独玩等不良的行为习惯;独生子女缺乏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体验到与人分享的快乐等等。不过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孩子间的争执。我对蔡一乐说:“哇,你选的这组有这么多好吃的呀,这个板栗是朱熠炜带来和朋友分享的,花生是黄伟婷带来分享的,瓜子是梅喻嘉带来分享的……”我一个个说了出来,其他孩子们在旁边接着话:“是的!分享就是大家一起吃。”我对蔡一乐说:“每个小朋友都带了好吃的和朋友分享一起吃,这样每个小朋友就能吃到好多不一样的美食哦。这个白果是你带来和好朋友分享的吗?”我虽然是明知故问,但是我在等待他的回答。蔡一乐沉默了一会儿说:“是的。”我说:“太好了!那我们就把这盘好吃的放在桌子中间,大家一起分享吃吧,好吗?”他把盘子推到了中间。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以鼓励为主,避免说教。鼓励孩子先把与伙伴分享,当孩子也吃到其他同伴的美食时,就会明白懂得分享的人,并不会“吃亏”。其实改正孩子的“小气”是个任重道远的耐心活儿,需要家庭的配合。可现在老一辈又怎么舍得呢,溺爱让孩子变得自私和小气。课后我们两个老师讨论了一下,觉得还是得和蔡一乐父母好好谈谈。在随后的一天中,利用了放学后的时间,我们和蔡一乐的爸爸进行了谈话。给了几个小提议,首先让家长明白孩子是模仿力极强的,家长可以做孩子的榜样,平时可以在孩子面前积极主动地帮助困难者;其次还可以进行分享训练,先从教育宝宝愿意与家人分享开始,这需要父母创设环境。比如好吃的东西每人一份,好玩的东西分享玩,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选取一些分享型的故事等等。在小区花园和玩伴一起玩耍时,不能“独霸”游乐设施,主动让别的孩子一起来轮流玩。当孩子表现慷慨时,父母应及时称赞孩子,对他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使他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促进宝宝慷慨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在周五的早上,蔡一乐兴奋地跑过来和我说:“老师,昨天我在小区里拍皮球,碰到钱家乐了,我把皮球给他玩了。”我给了他一个拥抱,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真棒!”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蔡一乐会成长为一个慷慨大方的孩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叙事——“小气”的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