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五)过程:“老师,我的简笔画书丢了。”黄鑫伟跑到我面前对我说。“不要着急,老师帮你找找。”我拍了拍手让孩子安静下来。问道:“谁拿黄鑫伟小朋友的简笔画书了?”小朋友都说没拿,看看实在问不出来。我只好挨个从每个书包里找。当我走到张锦泽跟前时,他抱着书包对我说:“老师,我真的没拿。”于是,我相信了。便去其他幼儿的书包里找,结果可想而知。这时,孙宇涵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就是张锦泽拿的,我刚还看见了。”于是,我又走到张锦泽跟前,希望他能主动拿出来。可是,张锦泽还是紧紧抱着书包哭着说:“没有”。在我的再三劝说下他终于放开手,打开书包。我一眼就看到了一本简笔画书,一问果真是黄鑫伟的。这时的张锦泽还很委屈的在哭。于是便我将他叫到跟前,对他讲了拿小朋友的东西是不对的,想看可以征得小朋友的同意后再看,但不能随便把别人的东西装起来……。听着听着,张锦泽不再哭了,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拿小朋友的东西了。”分析及措施:在幼儿的潜意识当中,没有“你的”“我的”“他的”只要“我”喜欢就全是“我的”。就会据为己有。而他们也不认为这样会有什么不妥,更不知道“对”与“错”的界线。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此时应是一个好的指引者和引导者。首先,我们应理解他们的做法,其次应及时的指出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要学会欣赏、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而不是占有。并列举一些实例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做一个诚实、诚信而又让大家喜欢的好孩子。这样,既维护了他们稚嫩而又幼小的心灵,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