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抑郁案例分析(5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心灵感冒 —— 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案例分析案例主题 抑郁症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纪之病”,也有学者称它为“心理感冒”,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如此之多的理想青年跌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让如此美好的大学生变成了无边的炼狱,让原本盛开的鲜花凋零在夏季?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应该实行怎样的对策医治好大学生心灵的“感冒”?本文结合一个典型案例作简要分析。二、案例背景 杜某,一个来自红色革命山区的女孩,系本校 10 级会电学生,在接到录用通知书的一刹那,她就开始向往着大学的理想之梦,在那时,理想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在这个文静而少言的女孩心中。飒爽九月,凉风习习,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她的期盼之中拉开序幕。在开学伊始,她虔诚的浇灌着自己的理想,并诚挚地等待着它长大,开花。她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做了很好的规划,学习是她的第一要务,她很好地延续了高中时期刻苦勤学的学习态度,决不放松任何空闲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带给她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并以班级第一的成绩为上半学期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此满意的结果让小杜很欣慰,她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学习上也更有活力了。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三、 案例事件 杜某有时会觉得等同学一起吃饭,一起打水很浪费时间,所以她总是自己率先离去。过了不久,杜某突然发现宿舍的人开始疏远她,以前一起吃饭,一起打水,一起上课,然而现在她自己却“落单”了。原来她心里很着急,可是想到学习的重要性,她不想因此而分心,所以就没当回事。她心想:自己吃饭、打水也可以,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不重要。她开始自己上课,自己吃饭,自己打水,不时地安慰自己:“我学习好就够了,不需要朋友。”她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她而去,杜某开始觉得慌了,她十分忧愁,伤感,心情压抑,苦闷,总感觉身边的同学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她,舍友都不喜爱她,连她都对自己很忧虑。杜某原来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宁静少言的女孩,自己有了这种低沉的心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跟谁沟通,所以她憋在了心里。 杜某又重新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无所适从,她再也不想去处理人际关系了。她原以为这样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了,但是她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心里总是想着身边的一些小事。她开始出现悲伤,抑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