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体育《行进间曲线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设计本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新知识。采用游戏竞赛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实现了学—练—赛的有机结合。利用分组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与同伴的共同学习中达到技能提高,心情的愉悦,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锻炼。二、教材分析1、在人教版教材中,小篮球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三—六年级。主要以简单的技术技能学习为主,目的是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发展体能,教学中多以游戏、竞赛等形式可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对技术的学习过程更是要求多与同学交流沟通,鼓励合作学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行进间曲线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3、根据区统一教学计划,五年级行进间曲线运球教学单元共2.5课时5课次,本课是第1课次。单元计划安排如下:课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行进间曲线运球拍按球的部位,培养护球意识拍按球的侧上方2改进手拍按球侧上方的技术动作,提高拍按部位的准确性高、低姿运球,提高控球能力3初步掌握侧身跨步的技术动作,培养护球意识手脚协调配合4巩固曲线运球的技术动作,能够通过3个间隔2米的障碍物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5巩固曲线运球的技术动作,能够在一对一的攻防练习中突破防守护球、控球能力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1)班的学生,全班26人,女生14人,男生12人;他们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游戏,乐于挑战,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性高;通过近五年的体育学习,学生初步具有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具备了较好的分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开展教学。在四年级的篮球单元学习中,学生以基本掌握了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技术,但喜欢看着球运球,手对球的感知能力不强。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手拍按球的侧上方的技术动作,2、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学习,强化手触球部位的准确性,提高手控球的能力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3、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守纪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拍按球的侧上方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教学内容1、行进间曲线运球2、游戏:运球过障碍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手拍按球的侧上方的技术动作,2、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学习,强化手触球部位的准确性,提高手控球的能力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3、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守纪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结构教学内容时间次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组织和场地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122教师观察同学们好!宣布本课学习内容教师口令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老师您好!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学生集体练习组织:四列横队二、队列队形练习跑步走,立定准备部分一、一般性准备七彩阳光预备节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腹背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2、专项准备A:原地运球练习B:原地换手运球448拍X42教师领做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动作舒展准确有力学生呼号模仿练习要求:控制好球学生自主练习组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