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三中张文雪课堂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播放相关的录像、图片•二、背景知识介绍•1、黄河的历史地理知识•2、作者作品知识•三、配乐朗读,感受黄河精神(黄河颂录音)•四、研讨黄河精神•1、小组讨论,强化情感:看录像,齐合唱•2、黄河环保教育•3、拓展练习,迁移创作•五、课堂小结一、课堂导入播放与黄河相关的图片、录音黄河图片千沟万壑—黄河上游辖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属西藏高原季风气候,其后极其干燥。多为高原地貌黄河全长5460里,其长度在我国各大江河中仅此于长江。黄河从源头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二、背景知识介绍二、背景知识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二、背景知识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三、配乐朗读,感受黄河精神•播放黄河大合唱伴奏乐四、研讨黄河精神•播放黄河大合唱视频四、研讨黄河精神1、小组讨论,强化情感:看录像,齐合唱四、研讨黄河精神2、黄河环保教育在黄河面前,人的渺小一目了然。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忽略了河流本身的生命。四、研讨黄河精神3、拓展练习,迁移创作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参考课文,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的主题思想是什么?•11、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赞颂黄、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赞颂黄河、赞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以河、赞颂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调动并强化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的爱国热情。•22、保护母亲河,关注黄河现实,树立正、保护母亲河,关注黄河现实,树立正确的环保观。确的环保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