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董晓霞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通讯地址;山东沂源县胜利路27号电子信箱:lanyueyier123@tom.com邮政编码:256100联系电话:0533——3247046关键字:课堂播撒微笑让微笑教学洒满聋校课堂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董晓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与自己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归根到底是激励对方的内心活动,微笑就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表扬。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会帮助你赢得学生的爱戴.当你与学生交流时,不妨一展笑容,效果会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聋孩子,他们或是听力残疾,或是语言表达欠规范,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时候,造成了诸多障碍。在学校的课堂学习中他们学习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课堂教学内容,从表情动作上获得知识,可见微笑教学对他们是多么的重要。一、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年龄、心理、生理、家庭、身份等因素的差异,老师和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那么如何把这距离缩到最小,让教与学能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呢?由于工作原因,去年学校安排我教聋一年级的语文课,开学第一天,我内心很矛盾,即有些兴奋,又有些伤感。伤感的是不知哪家的孩子又这么不幸的成了残疾孩子,来到了特校上学,兴奋的是我又会有一群可爱的新朋友、新学生了。铃响了,我的第一堂课即将开始,我这心里就一直犯嘀咕,这群孩子就是长什么样子?听不听话?语言训练达到什么程度了?我带着疑惑的心情走进教室,哇!十名学生,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两个小手整齐的放在桌上。从表面一点都看不出他们是聋哑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一个个面带微笑,看上去很兴奋,好像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正满心欢喜的期待我这名老师来上课一样,我自然也非常兴奋,微笑的和他们做了自我介绍,并一一的了解了他们的姓名、年龄,由于学生的特殊情况,我简单的介绍了上课的常规情况,还陪他们做了一些小游戏,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信任,一步一步拉近了我和这群特殊孩子的距离。聋孩子不比正常孩子,在与人的接触上存在着一些小小的障碍和胆怯,如果课堂上老师只是严肃的对他们讲常规,强调纪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我想他们原本内心渴望的那份学校课堂的精彩,将会大打折扣。反之,充满阳光的笑容,热情的话语,和蔼的面容,会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少了几许紧张和压抑,多了几分亲切和温馨,为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二、微笑,宽容学生的心灵。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脑袋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谈话,是师生在思想与情感上进行沟通的重要方面。但是,与孩子的沟通并非易事,尤其是与这群特殊的孩子,有时候在思想上我们无法与他们进行百分百的沟通,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言行。面对孩子们的过错,老师要冷静分析原因,看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结果,然后再加以引导、个别批评和帮助。只有当每个学生的脸上因为老师的关爱、激励、理解、帮助、保护而绽放出笑容的时候,老师才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的心交融在一起了。我班有个孩子叫杨建国,他的听力和语言表达都很正常,只是左耳有些残疾,开始在普校随班就读,只以为在学校里很调皮,上课也跟不上进度,最后被建议送到我们学校。刚来的时候老师们通过了解,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调皮但很懂事,老师和他交流起来很方便,因此也成为了老师的好帮手。可是慢慢的他的“原形毕露”,上课经常捣乱,老师说东他说西,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站不像站,坐不像坐,还经常欺负智力残疾的学生,可以说是“没组织没纪律”,很多老师对他都很头疼。于是,我打着老乡的旗号,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从他的母校谈起,为什么不在普校上来到特校,又谈起他去世的妈妈和奶奶,还有辛苦为他工作挣钱的爸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知道来到这里老师和同学就是你的家人,希望你能像对待你的家人一个对待身边的人,如果有困难,老师就是你的妈妈,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