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人深省的考试VIP免费

发人深省的考试_第1页
1/3
发人深省的考试_第2页
2/3
发人深省的考试_第3页
3/3
发人深省的考试来宾市忻城县古蓬镇中心小学莫益增【案例】一天下午,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林校长,步入五(1)班教室,当众宣布:明天早读时间进行思想品德考试。第二天一大早,林校长拿了根扫帚横放在教室门口,静候同学们的到来。第一个到教室的是小梅,她漫不经心地看了扫帚一眼,微笑着向校长问好,见校长沉默不语,便赶快拿出品德课本读起来。不一会儿,刘海来了他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被扫帚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低头一看,怒从心头起,刚想飞起一脚把扫帚踢得远远的,猛地看到校长眉头紧皱,立即放回脚步,赶紧回到座位,急忙复习功课,准备考试。全班45位同学陆续来了44位,教室里书声琅琅,而门口的扫帚依然横着。最后到的是张坤,他刚要走进教室,看到横在教师门口的扫帚,连忙捡起来,拿到“卫生角”放好,然后回到座位上,认真地读起书来。校长看了他一眼,脸上微露笑容。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林校长走上讲台,庄重宣布:“品德考试结束,只有张坤一个人得优秀。”他见大家疑惑不解,又说:“大家应该懂得,要养成良好的品行,必须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场特殊的思想品德考试。【评析】1读完这则故事,在感叹学校德育工作的苍白无力之余,不禁为林校长的这次特殊的考试拍案叫绝。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必然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变化,它追求的是科学而灵活的管理体制与多样化的教育模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应对的挑战。学校德育工作如何走出德育教育的贯性的轨迹,提升德育境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呢?林校长的做法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体验。这个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理应走进学校德育的视野,成为教师们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我们知道,德育养成需要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在这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中,主题的参与和体验是最重要的,耳染目濡才能潜移默化,才能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们,德育是在体验中养成的,“德育即生活”,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或是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则很能达到知行统一,很难养成良好的品行。故事中前44位学生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二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切实改变旧的“灌输+惩罚”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的2体验,才能发挥学校这主阵地的主导作用。在此,希望各位同仁都能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把培养学生呢个品德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体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教师美德带给他们的愉悦和幸福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德育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让我们都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吧!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人深省的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